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2章(1 / 2)

恰逢沐休日,沈缨到市集为弟妹买笔墨纸砚。

她碰上王惜正在店里买颜料。

两人几日未见,出来时便坐到隔壁茶棚喝茶。

颜料店掌柜的儿女正在门口玩泥巴,是从河沟里挖的那种可以凝固的胶泥。

可做各式小玩意儿,晒干后再涂上色彩,倒也有趣。

沈缨一边看着,一边听王惜说话。

王惜这几日又在画各式花纹图,各式花卉,一花一幅,可供贵女们刺绣或是制成衣料纹样。

她还买了金银粉和上好的矿石粉,自己调兑色彩。

沈缨不懂这些,只是默默地听着她讲解手中的那些东西。

说了一会儿后,王惜喝了口茶,小声道:“邱主簿的那位外室病故了,昨日才出殡的,因为无名无分,邱夫人只寻了几个邻居便将人埋了。不过,棺材、寿衣都是订了最好的东西,你去烧纸了么?”

沈缨摇摇头,目光仍放在那两个孩子身上。

他们手上拿了一根细细的绳子,两手抓住绳子两端用力绷直,随后在大块胶泥上用力一压,顿时削下一块,切口极为平滑。

沈缨目光一顿,对王惜说:“邱夫人并未告知县衙,想来也是不愿我们去的。”

王惜点点头,叹息道:“没想到邱主簿已陷得这么深,他一死倒是无牵无挂。可怜邱夫人,日后带着三个孩子,要怎么活?邱主簿私藏的那些银两也都被官府缴了。”

“自己的两个孩子本就操心,再加一个病弱少年,哎,命也太苦了。”

那两个小孩闹起了别扭。

小姑娘大概是想玩笑,绷着绳子去逗那少年,而少年手上抓住一个泥人,抬手阻挡。

好巧不巧,泥人的脖颈撞上细绳,头颅顿时掉在地上。

沈缨起身走了过去。

她抓着那小少年的手看了一下他手中的泥人,脖子处是道齐齐整整的断口。

那两个孩子以为她要抢东西,连忙跑到了屋内,只剩下地上的那个泥塑的头。

“原来,如此……”沈缨神情怔怔地看着地面。

随后她拉着王惜便往县衙跑去。

等他们到时,门房值衙的典吏疑惑地问:“沈仵作,是有何事?”

沈缨呼了口气,指了指验尸堂。

她正要说去看看邱主簿的尸身,就被告知,邱夫人将尸身带走了。

“什么时候?”她急声问。

典吏说:“辰时左右。”

“姜县令准了?”

典吏挠了挠头说:“案子都结了,县令也没有说一直扣着邱主簿尸身啊。”

沈缨也没与之争论,转身就往外走。

他们租了辆马车,赶到邱家的时候大门紧闭,唯有门头挂着两盏白灯笼随风晃动。

隔壁人家出来时正好看到她们,说邱夫人带着孩子们去了郊外,说要替邱主簿火葬。

毕竟带着骨灰归乡,总比带着尸身回去要方便的多。

沈缨和王惜又赶到栖凤山。

那里用石头围了一个大圈,方圆百步左右,墙外有些干树枝,是专门给火葬的人们用的。

周围被清理的很干净,是为了避免人们随意寻地方点火,再烧了山。

虽隔得很远,但沈缨还是看到了石圈中的邱夫人和那三个孩子。

沈缨停在外围。

或许是对她有所戒备,他们姐弟三个在她出现时便挨得紧紧的。

秦氏的那位小公子被邱安姐弟夹在中间。

他换下了锦衣,穿着寻常质地的圆领袍子,虽神情淡淡,看着却没了先前的郁色,多了几分乖巧。

他一手拉着长姐,一手扶着兄长手臂。

三人看起来关系亲密,倒是令人没有想到。

沈缨在他们身上扫了一遍,又轻轻地移开目光。

邱夫人刚将骨灰碎骨收入罐中。

他们几人就在旁侧看着,不悲不怒不怨,挂着一种奇怪的淡漠。

沈缨走到近前,邱夫人抬眼望过来,似乎并不惊讶,还温和地笑了一下。

她将手上的骨灰罐放在一旁的石案上,快步迎了过来。

“沈仵作怎么来了?本来是不想劳烦各位大人的,府衙失了官员,你们定然十分忙碌,我这家中接连有丧事,总是不太吉利。”

沈缨也笑了笑,问:“夫人要回乡了吧?”

邱夫人点点头,直言道:“明日,我就要带孩子们回渝州邱氏老族安葬夫君,这一走少则半年,他身负罪孽,邱家不见得愿意他入祖坟,必定要费一番周折的。”

随后她又说:“前日,沈衙役送来的那些点心、药材、衣料,我们都用了,让你们费心了。”

邱夫人穿着一身浅灰色的衣衫,声音柔和,语调平缓。

她并未流露出任何哀怨不甘的神色,没有让听者感到一丝不适。

沈缨看着她的眼睛,对于想要问询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