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4章(1 / 2)

“方大人。”

四人站至方海峰的桌案前,朝方海峰作揖,眼神则已经偷偷朝书案上那几摞不容忽视的书看去。

方海峰手一伸,将那几摞厚重的书就推到了贾敬他们几人面前,直接发布命令道:

“这些日子,你们就将这些书整理出来吧。”

“不懂得,这屋子里的书都可以自行查看。”

方海峰这话一出,贾敬几人视线又不约而同的朝别的角落看去,是那三位典籍的位置。

他们想要翻看,这些老典籍愿意给他们翻吗?

“看书的时候注意着些。”

方海峰丢下这么一句便起身离开了。

宋子虚张了张嘴,“他、他就这么走了?”

薛琼若有所思地望着昨日脾气最火爆的老典籍,他们同处一个屋檐下,说话不可能听不见。

“看来方大人一切都已经谈妥,那我们便做事吧。”薛琼朝贾敬三人建议道。

贾敬点头,伸手捞过一本书,翻开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原来是各地方收录上来的地方志史料。

程一序边看边道:“这些史料太过零碎,有的也显得不甚考究。”

怪不得方海峰让他们弄不明白的去翻书,想将手上这些地方志史料梳理出来,还真不容易。

贾敬看着桌案上几大摞书册,有些傻眼,他还真没梳理过这些。

薛琼显然家学渊源,他将书册大致分成了四份,“我这是按照地域大致分了一下,我们一个负责一部分,先将……”

待薛琼说完,几人皆没有问题,便拿着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回了座位,开始梳理。

这屋子里其余三个角落,同意是安排了差不多的活计,只是那三个角落有三位老典籍当监工,时不时便要弄出些动静来。

相较之下,贾敬这处便要安静许多。

一天的时间就在这枯燥又有趣的梳理工作中度过。待贾敬站起身时,动了动僵硬的脖颈和腰部,酸涨感让他的脸瞬间一抽。

宋子虚几人亦是差不多的神情。

几人姿势古怪的出了翰林院官署,知道的是梳理史料,不知道的,还以为翰林院里面打架了。

程一序不知何时走到了贾敬什么,贾敬斜了他一眼,直接开口道:

“你知道我昨天去了翰墨轩。”

程一序似是没预料贾敬会这样直接开口,先是一愣,随后轻笑道:

“偶然看见一道似培元兄的身影,没想到还真的是。”

贾敬微微侧身,嗤笑着看向程一序,这人还真是狡猾,明明已经知晓是他,嘴上还谦虚的说着什么好似。

不过是逛书肆,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贾敬也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你这两日当差,独留阿玦一人在家?”

贾敬像是想起什么,向程一序问起了皇甫玦。如今距离国子监开课,还有些日子。

“他?”程一序挑眉,“他可是个大忙人。”

贾敬忆起那位灵动活泼的小公子,心中起了一丝兴致,“他在忙什么?”

程一序听贾敬这样问,犹豫了一瞬,便道:“培元兄若是好奇,不妨去我那里坐坐?”

贾敬看了看天色,残阳如熔金般染红了天,想着今日也无其他安排,便点头应了。

一来,他确实想要去见见皇甫玦,二来……

贾敬偏头看了程一序一眼,他总觉得,这个程一序接近他的态度和目的,有些刻意,显得怪异。

程一序抬手朝前方指了指,“我家就住在前面巷口,步行前往便可。”

贾敬颔首,让府中马车先行回去,只留了阿福一人跟着。

确实如程一序所说,住处距离翰林院官署不远,出了巷口便到了。

贾敬看着眼前的二进独院,“程兄阔气啊,在翰林院门口这寸金寸土的地儿,还能找到这么一个清静地儿。”

程一序邀请着贾敬进去,“比不得国公府,这院子是赁来的。”

贾敬没说话,对于程一序的话,他也没说信,也没说不信。

进了院落,就有一位中年嬷嬷迎了上来,“少爷回来了。”

嬷嬷看见贾敬,眼睛一亮,“诶呦,少爷竟然带好友上家中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热情的架势让贾敬一懵,可到底还是礼貌的朝嬷嬷笑了笑,迈步进去。

程一序:“李嬷嬷,这位是宁国府的二公子,亦是我如今翰林院的同僚。”

李嬷嬷点头,笑得一脸灿烂,“晓得了,晓得了。”

“诶呦,我要去厨房看看,今晚的菜可备足了。”

说着,李嬷嬷便腿脚麻利地朝后院走去。

“诶……”贾敬伸出手,有些呆,他何时说要在程家用膳了?

程一序亲自给贾敬倒了杯茶,“李嬷嬷是从小跟在阿玦身边伺候的,阿玦只爱吃李嬷嬷烧的菜,便也跟着我们来了京。”

“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