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
刘润新只差没有把悔青的肠子取出来漂白了。
教《管理会计》的老师是一个中等个儿,戴眼镜的女教授。
这是这本书的第三节课,可是教授才讲到了教材的第5页。有些学哥、学姐曾经告诉他们,大学期间许多老师有个特点,就是前面紧、后面松。前半学期讲的非常的细,象小肠一样,曲曲折折,几节课讲不了一章;到了后半学期,时间赶不上了,就象大肠一样,直通通的,硬塞猛灌,一节课能讲两三章。不过这样的老师最大的好处就是对考试的要求,和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一样,考试前划划重点,就等着“扑通”、“扑通”的收获了。
刘润新丝毫不觉得,这种排泄系统式的教学方法有问题,他简单地翻了翻书,马上体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几乎把所有的知识点和精华都集中在前几章,可能是知道中国的学生有无论复习几遍,都只复习前几章的习惯吧。而后面的章节,只是让前几章的知识点“大珠小珠落玉盘”进行扩展和延伸。而女教授显然也懒得给这一批一批的学生解释这么多,索性将错就错,让这个误解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多好的作者啊!多好的老师啊!
刘润新感觉用他的洞察术学习这些教材容易无比,只需要看看前几章,了解一下作者的思维习惯和遣词造句的特点,然后看着目录便大致可以想象到作者在接下的章节里写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