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八零年代灿烂人生 第14o节(2 / 3)

每个巷子里,但凡谁家有电视,电视机前都会坐着很多观众。有些大方的人家索性会把电视机搬到屋外,让左邻右舍们一起看。

尤其这样的夏夜,大家吃过晚饭,本来也要在外头乘凉,看电视的就更多。

所以这样时段这样形式的广告,林思危敢说,不出三天,“今天你喝了没有”就会火遍晋陵。

至于请顾澜回来拍广告,也是林思危想了好多方案,最终敲定的。

或许放在后世,这样的广告方案都算不上是创意,但在当下广告还不算普及,整个行业还不算有新意,这种雅俗共赏的方式就很能让普通人接受。

当然,金牌啤酒的品质也正如广告词里所说,是金牌品质。

当时第一瓶啤酒下线,吴山海迫不及待就打开了,用他品鉴了无数进口高档啤酒的嘴,狠狠灌了一口。

眼泪就下来了。

当时他只说了两个字:“能火。”

不出林思危所料。第二天上班,职工们纷纷带来反馈,说广告一出来,邻居们都问,是你们厂生产的啊?原来你在这么厉害的厂里工作啊。

原本职工们要么是所谓的临时工,要么是退休返聘,但听到别人这样评价,顿时觉得自豪极了。

据那些职工们说,邻居们看了广告,好几家都去小卖部问有没有金牌啤酒,有些没有进货的小卖部后悔死了,生意都被附近其他小卖部抢走了。

第三天上班,职工们说,孩子们学校里,同学见面都开始问“今天你喝了没有”,虽然同学们是不能喝酒,但不妨碍他们举着茶缸子,相互碰杯,还要说一声“干杯”。

这就是广告效应。

供销社立刻来电话,询问后面的生产安排,说第一批货已经被抢空。吴山海感叹:“真没想到啊,我也赶上加班加点生产的时候了。”

林思危笑道:“不着急,生产能力我算过,跟得上,咱这是才起步。”

吴山海不由啧啧:“小林老师你怎么永远这么从容淡定,好像什么事都急不到你似的。你可别忘了,盯着咱们要货的,不止是供销社和糖烟酒公司,还有几家国营饭店。”

没错,广告效应出来后不到一周,市里几家国营饭店直接打电话到厂里,说准备举办婚宴的新人,直接指名要晋陵自己生产的进口啤酒,那个叫金牌啤酒的。

晋陵自己生产的进口啤酒。

林思危都听笑了,她也没想到,她想要的效果,这么快就达成了。

老百姓看“中外合资”,重点就在一个“外”,那就是进口的,完全没错。

金牌啤酒,就这样走到了晋陵百姓的餐桌上。

第175章 平等

“思危姐, 小洽哥的信——”林家欢跑进院子,手里摇着信。

林思危正在奶奶房间里给牌座钟上发条,闻言赶紧跑出来:“快给我。”

顾洽归队已经整整一年, 二人一直靠着书信联系。归队不久, 顾洽就提了干,现在已经是一名少尉军官, 但这也意味着,顾洽将在部队里服役更久,近些年都不可能回到晋陵团聚。

好在他和林思危都不是贪恋朝朝暮暮之人, 都有自己的事业要忙,虽然夜深人静时会很思念对方,但望望窗外明月, 想起千里之外的人望见的也是同一轮明月, 又觉得心中沉静笃定。

“好厚的信, 小洽哥每回都有这么多话要说啊。”林家欢递过信, 又是羡慕又是替林思危开心。

“他说反正都是一张邮票, 写一页也是八分钱, 写五页也是八分钱, 那还是多写点合算。”

胡巧月伸手将收音机里的越剧音量调低,笑着道:“这孩子还这么节约呢?以前没看出来啊。”

“节约钱,不节约口水。话多, 向来就话多。”林思危打着哈哈, 咚咚咚跑上楼,回自己房间躲起来看信去了。

林家欢走进胡巧月房间,接着林思危的活, 将座钟的发条继续上紧。

“说起来,我还是跟小洽哥一起长大的呢, 没想到有一天就成了我姐夫,缘分真有意思。”

林家欢手里拧着发条,发出嗒嗒的声响,终于声音慢下来,手上也拧不动了。

“可以了,也不要拧太紧。”胡巧月道,“别说你想不到,我也想不到的。哪能想到顾念申的儿子,还跟我宝贝孙女谈朋友了。”

“小洽哥人很好的。当然了,姐姐人也很好,他们是珠联璧合。”

胡巧月饶有兴致地看她一眼:“前两天有个男生来找你,是不是也喜欢你啊?”

林家欢顿时飞红了小脸:“那是同学,来问功课的,我们还读书呢,不想这个的。”

“芳芳可不是这么说的……”胡巧月故意道。

林家欢警惕起来:“贾芳说什么了?她应该说说自己,干嘛说我啊。”

现在她跟贾芳一个班,学习成绩不相上下,私下关系也很好,周末经常在一起做作业,有时候贾芳来阳川路,有时候林家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