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557节(1 / 3)

更重要的是,这玩意还有钱赚,能解决部分研究经费,一石三鸟啊!

电话那边的聂南孙略作沉默,然后说道:“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但问题是印刷厂有那么多的业务吗?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印刷厂都没有什么业务,需要上级拨款才能生存下去,咱项目部可没有那么多的钱养活闲人!”

周扬笑了笑说道:“这个您老大可放心,这个印刷厂也算是我们888厂的厂办企业,我们会自负盈亏,除了这些设备外,绝不需要上级拨付一分钱!”

“你小子是认真的,你确定这个印刷厂能养活得了自己?”聂南孙道。

“能!”周扬说得斩钉截铁。

听到周扬如此肯定,聂南孙随即说道:“既如此,那这事我同意了,但还是那句话,项目部这边只负责给你们弄几套设备,至于其他的就要靠你们自己的了!”

“明白!”

“嗯,那我先和相关部门联系一下,有消息再通知你!”聂南孙道。

“行!”

挂了电话之后,周扬的心情颇为舒爽,同时有些小激动。

这事要是干成了,对于他们研究所来说,那真的是好处多多。

至于聂南孙所担心的,印刷厂建成后没有业务这事,周扬心里丝毫不慌。

如果说是之前的话,办印刷厂还真不是一个好想法,毕竟本地没有什么大型报纸、杂志,甚至于连个像样的出版社都没有。

这印刷厂办起来之后,顶多也就能服务一下研究所内部,压根用不了这么大的规模。

但是周扬知道,明年就要高考了,这不仅仅是广大知青的一个机会,同时也是与教育相关的所有产业的一个机会。

由于恢复高考的消息在1977年10月21日才登报,真正考试的时间则是在12月份,离开考期只有一个多月临近。

时间仓促,知青们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准备,不要说是找人请教了,绝大多数的人连一本像样的教材都没有。

因此,很多人涌向书店,想要买一些自学的工具书,而《数理化自学丛书》便成了最为抢手的东西。

那个时候只要是能印出来,就会有人愿意花钱买,甚至于是高价。

而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83年到85年左右。

更为重要的是,据周扬所知,在过去这些年,《丛书》连续两次遭批判,说它为升学服务、传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你娘,是培养修正主义苗子的。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出版社、印刷厂都将所保存的《丛书》全部纸型通通焚而弃之。

不要理解错了,纸型这玩意并不是简单的纸,它是一个专业名词,指的是印刷用的浇铸铅版的模型和油印机里面的刻纸差不多。

没有纸型,意味着印刷厂必须重新检字排版,而这往往是印刷过程中最繁重的环节。

如果按照正常速度,重印一套像《数理化自学丛书》这样的科技类书籍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因此很多印刷厂接到上面的通知,开始准备印刷《数理化自学丛书》的时候,已经晚了。

等他们把纸型弄好,再把书印刷出来的时候,77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了。

好在很快78年高考就又开始了,于是乎那些年只要是印刷《数理化自学丛书》的印刷厂和出版社,都赚的是盆满钵满,根本不存在赔钱的可能。

当然了,周扬肯定不会像别人那样小打小闹。

他不仅仅要闹,而且还要大闹一场,毕竟周扬想要解决的也不仅仅是家属们的就业问题,同时还需要大批的科研经费。

研究雷达可是烧钱的项目,尽管上级部门已经在全力支持他们的研究了,但经费依旧是捉襟见肘。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重生者,周扬想要研究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可能每一个项目都向国家申请经费吧?

上面就算是想支持他,也不一定有那么多的钱。

因此,周扬觉得这种事情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

反正眼下距离恢复高考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他完全可以提前布局,将《数理化自学丛书》早早地给弄出来。

只要准备充足,必然可以在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后速度占领市场,赚取大笔的利润。

当然了,想法是好的,至于能不能做成,还得看聂老那边的消息。

要是设备问题解决不了,一切都是白搭!

第744章 印刷厂的定位!

在得到了聂南孙的支持后,周扬很快就将这事通知了下去。

随后,整个八宝梁研究所上下就行动起来了。

对于这事大家都没有异议,毕竟大家都知道他们需要这么一个厂子,给炮兵侦察雷达配备使用说明书以及维护指南。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周扬搞这个厂子是为了家属的就业以及研究所创收。

周扬可是知道,在进入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