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公债券,要去市里兑付。”楼下的陈奶奶问,“小叶,那银行的业务员,能对付大额公债券吧?”
“这个我暂时还不清楚,等我帮您问问!”
叶满枝组织的这次活动,广受好评,大家觉得街道给群众办了一回实事。
而赵二贺跟在叶满枝身边却提心吊胆的。
“小叶,银行能派人来大院儿现场兑付吗?”
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呢,小叶咋就跟大家宣布了?
“我前天去支行问过了,他们说要看业务量。”叶满枝招手说,“走,咱俩往支行跑一趟!”
支行出面接待他们的,还是之前的小业务员。
对方态度倒是很和气,但口风比较紧。
“小叶干部,兑付公债的业务从来没有上门服务的,兑付金额太大了,我们哪敢拿着那么多钱出去?万一出了纰漏,由谁负责?”
叶满枝小声笑道:“小何同志,这个你放心,业务员不需要带太多现金去现场,带够支付利息的就行。我们街道办准备动员这些领取了本息的居民,购买今年的新公债,到时候这本金还没兑付就重新收回来了,之后还是要存在你们银行的……”
第40章
对叶满枝和赵二贺来说, 游说中签居民复购公债是一场硬仗。
军工大院里一共有112人中签,总金额高达四千块。
要是能将这些钱一举拿下,他俩的任务就能完成一半了!
银行业务员上门这天, 居委会在活动现场挂了两条横额——
【积极认购公债,为祖国建设增添一砖一瓦!】
【跟祖国一道前进, 为社会主义立功!】
除了这条醒目的横额, 一张篇幅很长的光荣榜也被贴到了旁边。
“小叶干部, 这光荣榜上的名字都是买了公债的呀?”
“对, 这是咱们院儿里连续三年认购公债的名单,之前宣传科在厂报上表扬过一次, 咱们街道还要趁此机会再表扬一次。支持国家建设的同志, 咱们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宣传表扬!”
一群人围到了光荣榜前面, 寻找起自己或熟人的名字。
“嚯, 周副厂长一次性认购了五百块呢?”
“陈总工更多,七百呢!”
“哎?我们车间的老徐居然买了一百五十块的公债, 深藏不露呀!”
隔了一会儿, 有人问:“小叶干部, 后面这些人怎么没写认购金额呀?”
“报纸上没介绍, 我们就没写。”
有些人讲究财不露白, 叶满枝不想讨人嫌, 也就没写人家的认购金额。
现场已经来了不少等待领钱的居民, 叶满枝拿起简易大喇叭介绍:“银行的同志已经来了, 我身边这位就是咱们区支行的业务员何山同志,今天的兑付工作由何山同志全权负责!”
在居民的掌声中, 何山起立鞠躬。
叶满枝继续道:“这两天有好几位同志都问过,能否用中签的公债券换取今年的新公债,继续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我帮大家咨询过小何同志了, 这样做是完全可行的!”
赵二贺:“……”
谁问了?明明是你自己瞎编的。
叶满枝面不改色道:“但根据国家规定,中签号码一定要本息全付。换一张新公债券的同时,大家要将前一年的利息取走,务必保证大家的经济利益!”
“所以,想要换取今年的公债券,继续为国家建设出力的同志,可以先到我这边办手续。”
陈奶奶拿着她的大额公债券出列了。
“小叶,把我这个200万(旧币,相当于新币200元)的旧公债券,换成新的吧。”
何山先给陈奶奶支付了16块的利息,在账簿上做好账以后,冲旁边点点头。
而后叶满枝数出四张面额五十的公债券,递给了陈奶奶。
“奶奶,这是两年的利息,总计16块,您收好。另外,给您一个‘热心国家经济建设纪念奖章’,感谢您连续三年购买公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哎呦,还有奖章呐!”
陈奶奶脸上露出惊喜。
这两百万的公债是她老伴在厂里认购的,能一次性认购这么多,说明拿出去这些钱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因此,当叶满枝上门动员她将旧公债换成新公债时,她没怎么犹豫就应下了。
本以为领利息只是走个过场,没想到人家还要给她发奖章呢!
叶满枝将一朵婴儿巴掌大的红花别到陈奶奶胸前,请她展示给大家看。
这花是常月娥帮忙做的,垂下来的两片叶子上分别写着“热心国家经济建设”、“认购公债纪念奖章”。
“小叶干部,买新公债的都有这个奖章吗?”看到陈奶奶胸前的奖章,同一层楼的王奶奶立即开腔了。
“今天将中签公债券换成新公债的同志,都会有这个奖章。”叶满枝笑道,“同时,我们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