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243节(2 / 3)

早春没有协商好,又不能耽误农时,只好又种了一季麦子。

到了秋季,可算是又种上了水稻,全部种上大队长带回来的珍贵的杂交水稻种。

这水稻一种下,乡亲们又开始热切地盼望起来。

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分蘖、抽穗、灌浆,乡亲们心中喜悦啊,都忍不住多往田间地头跑。

秋收之前,叶欣跟沈卓说了一下年底的打算。

她扬了扬手中的信纸,“今年我打算回去探亲。”

沈卓很是意外,“怎么突然想回家了?”记得她跟家人不好,决绝地一次也没回去过。

叶欣道:“倒不是想回家,只是大姐一直很惦念我,我主要是回去探望她。另外,也算是到另一个城市过年吧,咱们这儿都逛腻了。”

家里关系不好就算了,总归是原主的家,去看看,就当是做一个了断。

计划明年离开这里的,到时候就不必回去了,直接到首都。

沈卓顿了下,问:“我跟你一起回去?”

叶欣本来就打算带他一起的,但是他这模样好像她要抛弃他似的,一时有些无奈,“你医疗站那边好不好安排?这次路远,要请假挺长的。”

沈卓松了口气,握着她的手道:“结婚以来我还没上门拜见过,现在请这个探亲假这合情合,大队长会批准的。今年还多了几个学徒,医疗站也不至于忙不过来。”

叶欣笑着点头:“那好,我带你回去见见我大姐。”

第189章 出发了

今年, 中央几位重要领导人陆续去世,政局先是剧烈动荡,然后大换血, 再是大刀阔斧的一些政策举措, 最终控制住了局面,稳定下来。

十年黑暗岁月过去, 百废待兴, 此前的冤假错案也开始纠正。

只是平反工作冗杂, 并不是一时能完成的。

地处祖国西南穷山恶水的丰水大队,消息总是姗姗来迟。但每一次重大消息的传来,都令人激动。埋头于田间地头的老百姓们有时候是迟钝的, 但有时候也是敏锐的,隐隐知道时代要变了。

其中尤其激动的,是住在村东头老破屋的两位老人。

他们拿着看着叶欣顺手从成立带回来的报纸, 激动得双手颤抖, 老泪纵横。

“终于结束了……”

“咱们这是熬过来了啊!”

虽然, 他们身上的罪名不能马上洗刷;虽然,他们不能立刻飞奔回家,与家人团聚。那么多年, 那么多人,分散在那么多地方, 一时之间,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但是,希望和黎明已经降临。

起码他们饱受痛苦煎熬的内心, 可以先一步放松下来了。

笼在头上的枷锁和阴影, 也在渐渐淡去。

别说是受到时代迫害的无辜人民,就是叶欣看到消息, 心里都激动得怦怦跳呢!

两位老人满怀希冀,向叶欣请求:“我们想写封信寄回家。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联系过,也不敢联系,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啊!还请你帮忙投递到邮局。”

叶欣笑着点头:“可以的。你们写吧。我下旬回家探亲,到时候顺路帮你们带信出去递了。”

两位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一边擦泪,一边连连感谢。

这一年丰水大队秋收迎来了大丰收,年底分粮时稻谷比例进一步提升。队里的好消息,加上外面的好新闻,令人松快,脸上充满了希望。

而这一年的年底,叶欣手头上的存款,也达到了八千出头。

她开心地数着钱,自言自语:“离目标还差一点,不过明年也不是不能再努力一把,恢复高考的消息,在下半年了……”

沈卓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咱们去找大队长了。”

叶欣应了一声:“来啦!”

把钱叠好藏好,开门出去,“走吧!”

去找大队长干什么?当然是开介绍信了!

现在已经分完粮食、分完红也分完肉了,该回家探亲的人都蠢蠢欲动了!

他们两个也差不多做好了准备,地里的菜、养的鸡鸭,都处了,医疗站也提前打过了招呼,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两人手拉着手,在乡亲们的目光中穿过村子,到了大队长家。

大队长听到叶欣要带沈卓回娘家探亲,果然没有任何阻拦,痛快地掏出纸笔写介绍信。

一边写一边说:“是该带回去看看,不然不像话!叶知青你落户到这里这么多年,都没回去过,说实话,我都有些担心。其他跟本地队员结婚的知青,早都带对象和孩子回家看过了,就你们还迟迟不动身……”

叶欣应和道:“您说的是。这就带回去了。”

大队长有些念叨,也是出于一片爱护。

他是爷爷辈的人了,对小辈自有一番关爱,尤其是省事、勤劳、上进的小辈,格外爱护。

叶欣和沈卓听着,也没有任何不耐心。

大队长满意地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