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路口,往坡上走一段就是奶奶家了。
“李迩,我到了,你们爬的那座山还在前面一些,一直往前走就行。”
李迩点头,抬手和她道别,江颂的眼神和他身旁的陈姝铃撞上,陈姝铃正笑盈盈地望着她,神态温柔。
江颂看着他们往前走了几米才走进岔路里。
奶奶家有个院子,院门和围栏都是木头搭建的,上面缠着藤蔓,墙角有花草,此时院门关着,江颂听见院子里有棒槌锤洗衣服的声音。
她知道门没锁,但故意没推开,轻轻敲了三下门,院子里的棒槌声停下。
“谁啊?门没关啊,推开就行啦。”
江颂一只手背在身后,脸上的笑藏也藏不住,像只狡黠的小狐狸,她继续敲门。
里面传来脚步声。
“谁啊?不说话干嘛?你谁啊?”
老太太也警惕了一下,不开门,只在里面喊。
江颂觉得玩够了,轻轻将门推开一条宽缝,她趴在门缝前,露出自己的脸,故意放低声音,装怪地说:“是——我——呀——”
老太太反应了两秒,激动地拍了下大腿,“哎哟!乖乖!我的乖乖!”
江颂将门彻底打开,走进去,伸手就要抱,带着撒娇的语气喊“奶奶”。
“你这个小鬼头啊,还躲在外面吓奶奶是不是?”
老太太往后退一步,挡去江颂伸过来的手,“不抱不抱,奶奶衣服湿了,别把你也弄湿了。”
“就要抱。”
老太太拗不过她,只好将她抱进怀里,边笑边拍拍她的背。
奶奶拉着她手往屋里走,“今天怎么想起了来奶奶家了?早上吃饭没有?”
“想你了呀,吃啦,但是现在有点饿了。”
“那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屋子里是水泥地,没什么装修可言,仅仅刷了个白墙,老太太爱干净,把屋子打理的十分敞亮,水泥地亮的反光,家里的桌椅柜台都称得上是老古董了,木质的,是爷爷奶奶新婚时特地找人做的。
屋子正门正对着条台,条台上供着观音像,摆着果盘和香炉。
江颂小时候没事就爱给菩萨上三根香,一天能烧完半包,她不信这个,单纯喜欢看香灰慢慢燃烧殆尽。
但奶奶信,所以她懂事以后就再也没烧过了。
老太太从冰箱顶上拿了袋糯米粉,又让江颂去厨房里拿碗勺。
“正好,奶奶准备今天下午做汤圆的,昨天把豆沙馅做好了,刚好给你做两个糯团。”
江颂从小爱吃甜食,奶奶也常给她做这些小玩意来吃。
糯团做起来快,不需要什么技巧,揉好粉把豆沙包起来,上锅蒸几分钟,再滚个熟粉就好了。
江颂搬了个小椅子坐院里晒太阳,一边吃一边看着奶奶洗衣服,奶奶时不时回头看她几眼,问她好不好吃,问她喝不喝牛奶。
“颂颂啊,等洗完了奶奶带你去塘尾称肉,你想吃红烧肉还是排骨呀?”
“我都行的,奶奶。”
“那红烧肉怎么样?再放点萝卜进去炖炖?”
江颂咀嚼的动作放慢了点。
她不爱吃萝卜,但奶奶这么说,可能是她想这么做,于是她点点头,“可以。”
奶奶嗔怪地望向她:“可以什么可以,你现在喜欢吃萝卜啦?现在也不嫌红烧肉油太多啦?不要别人问你什么,你就说都行,肯定有更喜欢的一个呀,吃饭做人,都是不能将就的,你爸妈平时在家是不是从来不问你想吃什么?”
江颂垂眸想了想,是这样的。
平常在家,大多是张文萍买菜,江华偶尔也买,但他只管买他想吃的,张文萍买菜也只问江天豪想吃什么。
奶奶看着江颂乖顺的面庞,无奈地叹口气。
糯团实在顶饱,江颂只吃了一个,奶奶用清水把衣服洗最后一遍,她负责接过拧干的衣服拿去晒。
晒完两人一块儿出门,锁门时江颂突然想起,奶奶说带她去塘尾买肉,李迩他们不就去了塘尾吗,也不知道爬上去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