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自有专门的官吏,和十三部商谈具体入籍事宜。
很快,朝廷和十三家部落的入籍协议,就公布天下。
大明的百姓倒是没说什么,蛮夷入籍和他们并无利害关系。
分给蛮夷的土地,也是掌握在朝廷手里的荒地,不损害谁的利益。
反而是安抚住蛮夷,有助于稳定地方治安,大家的安全都有了保障。
但对蛮夷部落来说,这份协议带来的影响就太大了。
朝廷给出的条件竟然如此优渥?
除了派遣宣政使主管教化,就不再干涉部落内政?
还分地?允许贸易?
还能免丁税?
一提起免丁税之事,不少土蛮部落的首领,就懊悔的捶胸顿足。
早知道有这样的好事,上次巴优带人过来的时候,我就应该答应了。
现在好了,人家免十年,我现在入籍只能免五年。
五年,那可是五年的丁税啊。
然后,更多的部落开始主动下山,找到当地衙门要求入籍。
十年免丁税赶不上了,五年的不能再错过了。
而且朝廷手里肥沃的土地有限,先到的肯定能分到好的,后到的只能要别人捡剩下的。
江西可不只是有土蛮,而是有几十个不同的部族生活在这里。
其他部族一看也坐不住了,纷纷到衙门去打听情况。
我们也要拥有和土蛮一样的待遇。
然后他们也成功入籍。
江西大地上,刮起了入籍风,各级衙门忙的可谓是脚不沾地。
还好朱元璋早有准备,提前派来了大批官吏负责此事。
有了这批生力军的加入,入籍工作紧张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股风很快就刮遍了整个南方,福建、湖广、广东、广西等地的蛮夷部落。
在确定事情的真假后,也纷纷要求入籍。
套用一句俗话就是,现在形势一片大好。
第一次主持政务,进展就如此顺利,朱雄英自然非常开心。
不过他并没有得意忘形,看着手中的奏报,他叹道:
“要求入籍的,基本都是中小型部落,大型部落至今没有动静。”
陈景恪点头道:“很正常,部落大实力强,部落首领的野心就大。”
“比起入籍大明带来的好处,他们更喜欢当土皇帝。”
朱雄英气恼的道:“真恨不得率军将他们全都灭了。”
陈景恪安慰道:“很多时候,正确的策略比刀兵更好用。”
朱雄英说道:“我就知道你有办法,快说该怎么办,我一定要出这口恶气。”
陈景恪说道:“什么都不用做,二十年后这些大部落会主动出山投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