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72节(2 / 2)

百年不变。

第四篇是朱雄英的,回顾了过往的历史,然后展望未来,构建一个大一统的大华夏政权。

第五篇就是陈景恪的,标题为大同世界。

详细阐述了大同世界的构想,并公布了一个标准。

物资充沛、精神富足、人人平等、法治文明等等。

在大同思想这本书里,他对大同世界的描述是人人如龙。

但这个改变太宽泛了,单拎出来还是需要具体一点才更容易让人理解。

然后他还逐条讲解了这些标准,物资充沛包括衣食住行、医疗等方面。

人人有住房、有衣穿、有工作、能吃饱喝好,生病了能得到及时医治等等。

精神富足,往小了说是人人能享受音乐、舞蹈、书籍,往大了说都能获得尊重。

他重点解释的是人人平等这个概念。

重点依据是道德经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天地眼中,万物都是刍狗。

既然都是刍狗那大家都是一样的,是平等的。

还有佛家的众生平等,同样蕴含着人人平等的思想。

将人划分成三六九等,那是某些人的自私自利之举,是违背天理的。

所以,一个真正的大同世界,是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平等的世界。

如此才符合天道伦常。

关于法治文明,他将前世的刑罚基本原则,也就是:

罪刑法定、刑罚面前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等拿了过来。

并延伸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等观点。

论证也很简单,自古以来就在追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还将历史上有名的那些强项令给列举出来,作为证据。

以此来说明,古人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了,也一直在追求法治文明。

只不过阻力太大,一直未能成功。

……

后面他笔锋一转,承认大同世界很难达成。

但不能因为做不到就不去做。

正如那些先贤一样,他们的道德之高,正常人几乎无法达到。

难道就因为无法达到,我们就不歌颂不追求了吗?

这些孤独的道德标准,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大同世界也是一样的。

虽然它很难达成,但有一个正确的目标,我们才能知道该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引领华夏走向繁荣富强。

这篇文章,陈景恪已经很收着写了。没有抨击任何思想,连影射都没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