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冒五鼎烹之险,又怎配的上五鼎食之尊。”
“我早就眼馋蒋指挥使的轻车都尉爵位了,只恨遇到您太晚,没有他那样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又怎能错过。”
陈景恪笑道:“你倒是坦诚,既然有了心理准备,那就去做吧。”
“就算这次无法让你如愿,将来我也会另外给你创造机会的。”
杜同礼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即起身下拜道:
“属下遵命。”
之后他也没有在说什么,立即返回镇抚司,抽调精锐力量进行了一番布置。
他还很有主观能动性,查的不只是理学名家,而是所有的名家一起查。
有备无患。
送走杜同礼,陈景恪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的内心远没有那么轻松。
对付孔家,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就算以老朱的威望,也难免会发生一场大动荡。
但同样的,收拾孔家也注定会是思想上的一次大突破。
从宋朝开始,孔家就成了儒教的标志,成了守旧的代表。
他身上的神圣光环越耀眼,就意味着思想界的禁锢就越严重。
打破孔家的神圣性,就是打碎笼罩在思想界脖子上的枷锁。
同时,也是对儒家自身的解放。
没想到,老朱忍了半辈子,临了临了终于对孔家举刀了。
难怪他没有让权给太子,原来是想玩一波大的。
只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放下顾虑,对孔家和儒教开刀呢?
陈景恪的目光看向了桌子,大同世界。
没想到,弄到最后,是自己给了老朱动手的资本。
他一点都不觉的高兴,只感到了如山一般的压力,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毫不夸张的说,这一刻他感觉华夏就在他肩膀上担着。
但……
老朱啊老朱,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我自己都没那么大的信心啊。
但……
他的眼睛越来越亮,胸膛缓缓挺直。
既然命运将这个重担交给了我,那我又何惧有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吾辈当为之。
第453章 你死我活
既然知道了朱元璋要动孔家,顺带打击理学,还很有可能会抬自己的学问取代儒家。
那陈景恪就不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而且,老朱虽然很聪明,政治智慧举世无双,但他也有时代的局限性。
很多问题看得并不透彻。
自己作为穿越者,遇到这种历史大转折,是肯定不能视若无睹的。
必须要参与进来。
更何况,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他让人给福清说了一声,就闭门进行了全面的思考,直到深夜才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参加完早朝,他就找到朱雄英,说道:
“太上皇要对孔家动手了,这事儿你知道吗?”
朱雄英惊讶的道:“啥?你确定?”
陈景恪就将蒋瓛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推测给他讲了一下。
并且顺便大致给他讲了一下孔家和儒家的关系。
“最早儒家和孔家分的还是很清楚的,儒家门生会因为孔子,给孔家几分面子,但也仅此而已。”
“在这个时候,孔家是孔家,儒家是儒家。”
“汉朝君主祭拜孔庙,以此作为拉拢儒家的手段,儒家和孔家在政治上就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不过这种联系都还比较松散。”
“当时的儒生也不需要孔家来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反而是孔家更需要儒家来维护权势。”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才发生了改变。”
“李唐因为认老子为先祖尊崇道家,道家成了第一显学。”
“佛教因为在民间影响力巨大,是第二显学。”
“儒家只能屈居第三,被压制的几乎没有什么作为。”
“这时候的儒家迫切希望在政治上,找一个代言人,替他们发出声音。”
“改变就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这个人好大喜功,喜欢给先贤上各种尊号,以此来抬高自己。”
“他先是给老子上尊号,并将老子的诞辰确定为法定休沐日。”
“后来又将释迦摩尼、孔子等先贤的诞辰,一并确定为休沐日。”
“这还不够,他又给孔子上了各种尊号,并且册封孔子后裔为文宣公。”
“儒家梦寐以求的代言人,终于出现了。”
“孔家虽然没有掌握实际大权,却拥有文宣公的尊号,已经具有了不小的影响力。”
“不少儒家的人开始吹捧抬举孔家,希望将他们捧进朝堂,双方政治上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