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猜到了他的打算,说道:“准备发表大同世界了?”
陈景恪颔首道:“思想界的人心,开始乱起来了。”
“最近各学派的大儒,纷纷出山开坛授课。”
确定理学被摁死,之前被理学压制的各学派,自然就变得活跃起来。
大明周报收到的稿件,增加了数十倍,而且每一篇都是高质量的那种。
朱雄英有些头疼的道:“我每天都能收到类似的奏疏,向我推销他们的学说。”
这一点陈景恪自然也知道,就说道:
“思想界不能长期混乱,这不利于国家政策的稳定。”
“而且最近朝廷确实没有什么大事,我也能专心处理这些事情。”
“所以我决定,趁此机会发表大同世界。”
第477章 佛教东传带来的
对于陈景恪的决定,朱雄英自然是支持的。
立即说道:“我会让翰林院刊印此书发行天下。”
接着两人商量了一下细节,主要是如何推广此书,如何应对到来的抨击。
之后陈景恪又分别去见了老朱和朱标,向他们说了自己的打算。
两人自然也都是支持的。
和宫里沟通好,陈景恪就去翰林院,找到了方孝孺。
得知陈景恪准备正式发表大同世界,方孝孺无疑是非常高兴的:
“哈哈……早就应该发表了,周报会出一期特刊,专门刊登此书。”
陈景恪倒也没有反对,他的目的就是尽快填补理学留下的空白,借助官方途径无疑是最方便的。
至于会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不也是希望游说国君,获得他们的支持吗。
理学也是获得了皇帝的支持,才最终压倒其他学派,成为显学的。
陈景恪走同样的道路,没人能指摘什么。
只不过他的书,天然就获得了皇家的支持,少了游说的过程而已。
“先刊印第一篇吧,探一探大家的反应。”
方孝孺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说道:
“好,我马上安排人排版。”
所谓第一篇也就是总篇,何为大同。
其内容,就是讲述华夏文化里,关于大同思想的发展演化。
在文章里,他先是总体性的阐述了华夏文化的起源。
诞生于三皇五帝,成熟于西周,光大于春秋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