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28节(2 / 2)

作。

在内阁之下,各部的职能也进行了拆分。

户部的职权有所扩大,除了原来掌管天下钱粮财税之外,还将税务稽查司划归给了他。

如此,税务稽查司这个游离在体系边缘的机构,终于有了准确的定位。

不过税务稽查司依然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属于听调不听宣的那种。

想要对这个机构的人事、制度等进行改动,必须经过皇帝的允许。

鸿胪寺的职权也进一步确认,并且内部分成了两个机构。

一个是理外院,一个是宗藩院。

理外院主要负责和外国打交道,宗藩院主要负责管理大明的藩属国。

工部属于被拆分的机构。

比如将水利单独划分出来,成立了水利部。

总管天下水利工作,比如江河湖泊的修缮维护等等。

最主要的是,将漕运这个肥差,划归了水利部。

国子监升格,级别等同于六部,负责天下政教事务。

除了老部门的调整,也设立了一些新机构。

比如设置了商务部,统筹管理天下商业。

设立了革政部,主管革新工作。

除了中枢各机构外,地方衙门也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增设了一些机构。

比如革政局、商务局、工业规划局(工部下属)……

这些机构都隶属于地方衙门主官管理。

司法和监察机构也进一步完善,这两个机构只接受上一级管理,不受本地衙门管辖。

这些机构的设置,完全是按照陈景恪‘管事’的总方针来的。

将原本的三省六部制度,改的面目全非。

以至于就连亲手完成这些机构设置的官员,都看的头皮发麻。

太庞大太复杂了。

关键是,这些机构看起来竟然是如此的合理。

以至于傅安感叹的道:“以前我以为,淡马锡的官制已经非常全面,今日方知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

詹徽却担忧的道:“基层衙门过于臃肿了吧,百姓想办事恐怕少不了奔波。”

不少人也都表示了相同的看法。

衙门越多,百姓办事越不容易找到对口的负责人。

哪像以前,不管大小事儿,直接去县衙就可以了。

打官司直接去提刑衙门。

简单明了。

傅安却说道:“詹学士多虑了,这些新增机构多是围绕具体的事设立,普通百姓一辈子都没机会与他们打交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