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o4节(2 / 2)

宦官能把腿跑断了。

不要以为他去了宫里就能歇着。

他不去宫里,躲在洛下学宫,就好似天下太平了一般。

除了朱雄英,压根就没人来找他。

而一旦他进了宫,各种事情就会纷沓而来。

很多不需要他处理的事情,也都会来问问他的意见。

内阁七学士、部堂大佬,更是没事儿也会找事儿来和他聊聊。

尤其是勋贵们,遇到事情不去找礼部,也不是找皇帝,而是先找他商议。

让他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

之前就说过,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启动二次大分封,是为了让老将荣退,给下一代腾出空间。

所以,这次分封的本质,其实就是权力更替。

这可不是某个人从位置上退下来那么简单。

比如徐达虽然已经不担任任何实际职务,可他依然是军方第一人。

因为他的门生部下遍布全军,大家对他的能力和人品也都服气。

这才是他权力的来源。

同理,能走到国家级领导人层面,下面都有一大群人追随。

他们的进退已经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会影响到一大群人。

朝廷必须要安抚好失去主心骨的这些人,平稳的完成交替。

否则如此大规模的更换高层,那就是取祸之道。

不过还好,这次朝廷是以大分封作为利益交换,退出的人非常配合朝廷的计划。

帮朝廷减少了大部分的麻烦。

即便如此,也没有人敢掉以轻心,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大都督一职交给了镇远公顾成担任。

他曾经是朱元璋帐前亲兵,负责擎掌伞盖,这可以说是心腹中的心腹了。

但他可不只是会当保镖,军事、民政一样很厉害。

在战场上屡立军功,洪武十七年起就镇守贵州,政绩也非常突出。

在职期间,他体恤百姓、平等待民,当地土民对其非常信服。

贵州土人不论有任何矛盾,只要他一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

这些年执行朝廷的教化政策,是各个边境省份做的最好的,成果不亚于沐英和沐春父子。

贵州能这么快就获得治理,他居功至伟。

之前核定军功,他先是被封为镇远侯,后来晋封开国镇远公。

这次权力更替,综合考虑之后,让他来担任大都督一职。

如此,老臣安心,新一辈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当然,让他担任大都督,还有一方面考虑。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大明不会有特别大的军事行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