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o5节(2 / 2)

是普通人,说这话谁也不能指摘什么。

南洋总督学可是一等一的高官,而且搞学政最容易获得名声。

这是妥妥的名垂青史的工作。

如果这还不满足,那也太贪得无厌了。

就算想当更大的官,那也得顾全好大局,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不顾大局一门心思往上爬,这种人能让他进中枢?

方孝孺苦笑不已,他就知道这不是啥好活,换成谁恐怕都会生气。

但作为至交好友,他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找了过来:

“他倒不是想当大官,而是想进学宫。”

“你应该知道,对于一个学者来说,不能进入学宫是多大的痛苦。”

“他在南洋,只能通过报纸和书信,了解一些片面信息。”

“心中积累了无数念头,迫不及待想要表达。”

“他早就想回来了,甚至辞官都要回来。”

“只是顾虑三皇的知遇之恩,加之与你的情分,才按捺住了这个念头。”

“这次也是得知官场大调动,才厚着脸皮让我来找你。”

陈景恪脸色好看了不少,比起贪恋权势,这个理由要容易接受一些。

但他依然很是不满。

还是那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过来说在其位就必须谋其政。

解缙处在那个位置上,就有义务和责任,将这项工作做好。

现在工作没完成就为了私人爱好撂挑子,同样不可原谅。

但是生气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他控制住情绪,说道:

“他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朝廷正值用人之际。”

“马上又会有一批诸侯国建成,正需要他效力……”

“你告诉他,一年,一年后将他调回京师。”

方孝孺脸上却没有丝毫喜色,有的只是无奈。

他了解陈景恪,如果继续劝说,不允许回来,那就说明依然会重用。

如现在这般,其实就是放弃培养解缙了。

对此他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劝?劝谁?怎么劝?

劝解缙?当初就劝过了,要是有用他就不来了。

劝陈景恪?算了吧。

不会真以为他心善,就当没有原则的好人吧?

很多时候,陈景恪也是认死理的。

否则,福清公主处死那个管家的时候,圣皇他们也不会如此担忧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