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傻子!真是要气死我了!”二姨娘气的狠狠给了五哥儿一个爆栗,恨不得自己就没生过这个缺心眼的哥儿。
反倒是三姨娘屋内,四哥儿忍不住开口问道:“小娘,我怎么觉得,今日那沈哥儿好像比较喜欢五哥儿?我该怎么办才好啊?”
“怕什么?他再喜欢五哥儿,难道还能主动让五哥儿过去做妾不成?无论是谁嫁过去了,左右都是不会被他喜欢的,你担心些什么?”三姨娘满不在乎的说道:“你看二姨娘天天讨好夫人,得了什么好处不成?还不是比不上生了儿子的大姨娘与四姨娘?”
“那小娘您怎么还让我去讨好他?”四哥儿又问。
“你若是嫁过去了,他到底是薛家的当家夫郞,也不能得罪了。”三姨娘说道:“但到底纳不纳你,还是那薛大人说了算,还得从你爹那边下功夫,让他在薛大人面前多多提点此事才好。”
沈宣回去的路上和薛凤麟聊起今日在唐家的事情,薛凤麟倒是对唐大人有些嗤之以鼻,说唐大人家风不正,做事也庸庸碌碌,虽然没出过什么错,但这些年待在知府的位置上也没做出什么建树。
因着薛侯爷的缘故,薛凤麟对唐大人这等三妻四妾的男子自是印象好不到哪里去。不过唐大人到底是他上级,薛凤麟面子上自是也不会显露出来,对他与唐家少爷都是客客气气的。
“明日让人把买好的东西送回家中,我想直接再去一趟南洋。”薛凤麟对沈宣说道。
“我也正有此意。”沈宣闻言笑了,自己与薛凤麟这事儿倒是又想到了一块儿。
薛凤麟早说想借鉴一下南洋的发展,但纸上谈兵许久也不如亲自过去一看。择日不如撞日,既然出了门,索性便趁热打铁,直接去南洋考察一番便是了。
他们在彭州休息一夜后,第二日一早便去衙门办理了一份出关文书,坐上了一搜去南洋的客船。
只是彭州码头实在太过繁忙,他们中午上船,那客船排队出港,又多花了半日。到了傍晚以后,才算是驶出了彭州码头,朝着南洋去了。
从彭州到南洋,中间有一股洋流,船只若是逆行,速度很慢,只有顺着洋流,从南洋西面的岛屿靠岸,比砂州到南洋距离要多走半日。
他们住在那客船上面,到了第二日中午才算是到了南洋。
这客船是大晋与南洋之间互通商贸之后,每日都有的客船,船上也多是些两岸的商人与百姓。
客船靠岸之处,就是南洋著名的贸易码头之一。还未下船,沈宣就听到了岸边十分喧闹的叫卖之声。
南洋人与大晋同根同源,语言相近,但因着口音的缘故,说话并不相同,也很难听懂。沈宣下船后仔细听了听,却发现自己竟然能够听懂!
原来当地大晋商客众多,码头上的商贩有不少都去过大晋,叫卖时也都是说得一口不太标准的大晋官话,身上穿得也是大晋产的丝绸。
且码头附近的商贩们许多用的都是大晋的钱币,大晋商贩无需兑换货币,就可以在这里购买到所有东西!
可见大晋与南洋之间的生意往来,已经到了深入生活的地步。
“二位可是大晋来的游客?瞧着你们脸生,怕是第一次来南洋吧?也不知来游玩还是做生意的?可要小的帮忙做个向导?”一名浓眉大眼的黑脸少年抄着一口不甚熟练的大晋官话上前问道。
沈宣见他穿着一身南洋当地的传统服饰,年纪不大,约莫只有十三四岁。与他差不多的,在码头上也还有不少人。有些和他一样是年岁不大的孩子,还有一些则是年长些的大人。
这些少年看准了客船上下来的人,只要是穿的好些,看起来有钱的,就会上前询问。
若是有人同意了,少年就会主动带路,领着这些游客在南洋吃喝住宿,他们则在旁边一路介绍南洋当地的风俗,再收取一些客人们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