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感诧异,但还是推门而入。
万凤仪放下二郎腿,笑吟吟地站起身来,把手中一把瓜子撒回了碟中。
在她打量这中年大汉的时候,中年大汉也在打量着她,询问道:“这是大娘子你的雅间?”
万凤仪嫣然答道:“沮员外有事,脱不开身,所以让奴家替他前来会见足下。”
中年大汉听她说出沮员外来,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对她拱拱手道:“在下欧阳伦,大娘子好。”
万凤仪笑吟吟地道:“奴家听沮员外说起过军头你,欧阳军头请坐!”
秦桧的“搬三山”计划,目的是搬去三衙禁军的几位将领,把这支尚不受他控制的,也是大宋最精锐的武装力量,掌握在手。只要办到了这一点,他的权力传承,自然不在话下。
可赵官家并不傻,表面上对他信任的无以复加,实际上与他也是勾心斗角、防范甚严。
三衙禁军是赵构心中的最后底线,不容他染指。
秦桧这么多年来费尽心机,虽在禁军中发展了一些心腹,却始终游离于三衙禁军权力核心之外。
于是,在他渐感苍老,大限将至的时候,又因为赵构把他的孙儿从状元打压成探花,令他感到自己一旦故去,秦家前景恐怕不太美妙,这才下定决心,不惜动用一切手段,谋夺三衙禁军的掌控权。
此时,北国那边完颜亮登基后,也在不断打压前朝重臣,剥夺他们的权力。
秦桧在金国的合作人完颜征处境也很艰难,尤其是被完颜亮夺走了财权,这让整个完颜雍一系都有些举步维艰了。
完颜征决定扩大在宋金两国之间的物资走私,以此为他们这一派赚取“经费”,所以藏入使节团队,来到临安和秦桧密谋。
秦桧和完颜征两个人各取所需,可谓一拍即合。
秦桧一口答应了完颜征的要求,同时要求完颜征为他提供一封“信”。
一封只要让赵构看了,必然会心态破防,丧失理智的“密信”。
而欧阳伦,就是下一步骤的取信人,也是送信人!
第156章 马死落地行,也要走下去
闲汉杨沅在班荆馆里掌掴秦长脚的那一天,秦桧和完颜征刚刚达成协议。
当天,完颜征就派人星夜兼程赶回了北国,去取这样一封信来。
这两天,信才刚刚送过来。
那个身披蓑衣,佩铁骨朵,跟着李公公去“齐云社”议事堂的金国“血浮屠”武士,就是送信人。
与完颜征达成协议以后,秦桧这边就已安排手下开始为宫中送信铺路了。
他授意大海商兼大海寇沮华观也就是关昊,秘密接触、重金收买了一些禁军军官。
等金人的这封信送到了,就由沮华观把它交给收买的禁军军官,秘密送进宫去。
可“铺路”这一步尽管耗费巨大,但秦桧其实上并不希望这封信真的送到收信人手上,那对他没有任何用处。
他需要的是这封信被官家“截获”。
他这些年来在禁军中拉拢、收买的一些将领,将成为发现沮华观阴谋,并且成功“截获”密信的人。
以秦桧对赵官家性情秉性的了解,只要让官家拿到这封信,他一定会心态崩坏,甚至丧失理智。
往宫中传递密信的,是现任的几位禁军将领带出来的兵,也是在他们任内提拔起来的。
这样几个人,串通起来往宫中传递东西。
哪怕他们传递的就是一瓶无害的胭脂、一坛无毒的美酒,那也是绝对不能容忍之事。
更何况是这样一封触及赵构逆鳞,令他彻底破防的密信。
那几个送信的禁军军官是秦桧手中必死的弃子,抄家灭族都是轻的。
而三衙禁军的那几位手握重兵的将领,也必然会因此受到牵累。
以赵构一向敏感多疑的性格,他们带出来的兵、他们提拔起来的将官,往宫中秘密传递如此犯忌之物,哪怕他们全不知情,也会让官家对他们丧失信任。
盛怒之中的赵构会不计后果的罢黜、剥夺他们的兵权,而秦桧安插的人就可以趁机占据这些将帅们空出来的位置。事后,哪怕官家冷静下来,察觉到不妥,到时也来不及了。
兵权一旦到了他的人手中,再想让他交出去,他可不是那些愚忠的将帅,岂会乖乖任由摆布、拱手交出?
秦桧的整个计划,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毫无破绽。
只是,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无伤大雅,但是叫人比较闹心的事情。
比如,完颜屈行死了,韩副使也死了。
比如,沮华观身份败露,被迫逃亡海上,未尽事宜,只能另行交予齐云社的人去办。
比如,国信所里秦桧的亲信几乎被一网打尽,让秦桧失去了这个耳目。
比如,他一手培养的“三更”杀手,现在也开始麻烦缠身……
但是幸好,所有这些麻烦,现在都还没有触及到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