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临安不夜侯 第436节(1 / 2)

杨沅虽然不能为了今夜之变事先做什么准备,但是对于官家每年上元的巡游路线,他却早已了解的明明白白,而且都踩过点了。

卖鱼桥距离香积寺码头并不算远,御船沿运河一路行来,过了卖鱼桥,卖鱼桥的人就可以撤防了。

御船继续向前,便是香积寺码头,官家由此登岸,去香积寺上香,然后换乘御辇,由陆路回宫。

比起今晚提前赶去香积寺附近埋伏起来,去卖鱼桥领着街道司的人维持秩序,确实耽误功夫。

不过,御船求的是稳,观的是灯,航速本就不快。

皇帝登岸、再往香积寺去,大队人马前呼后拥的,更是快不起来。

杨沅稍一计算,就知道从卖鱼桥撤防再赶去香积寺,完全来的及。

杨沅现在可不敢拒绝沈之诚的安排,万一沈之诚恼羞成怒,再想出别的法子,给他安排一个无法拒绝的去处,那才糟糕。

沈之诚见冷羽婵发怒,肥玉叶也神色不善,不免便有些生怯。

他想羞辱杨沅,只是为了讨好张宓罢了,可肥玉叶和冷羽婵他也不想得罪。

眼见两人如此维护杨沅,沈之诚正想打退堂鼓,杨沅就站起来,点头哈腰地主动应承下来。

沈之诚一见,顿时又支棱了起来。

沈之诚端着架子,拿腔作调地道:“嗯,那么杨准备这就赶去吧,你负责的路段若是出了纰漏,可是要受责罚的,今晚务必小心。”

走出肥玉叶的签押房,沈之诚才不屑地撇了撇嘴:“嘁,原来是个软骨头,居然要两个女人替你出头,什么东西。”

沈之诚走出几步,忽又站住,满面狐疑之色:“不对啊,肥承旨和冷承旨为何对他如此维护?难不成……嘶……”

沈之诚忽然想到了为杨沅挂冠而去的薛冰欣。

薛冰欣和冷羽婵、肥玉叶,还有杨沅,三女一男原本可是同属一房。

沈之诚心中顿时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难道她们竟然是……三马同槽?”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沈之诚心里顿时酸的不行。

呸!长得俊了不起吗?

签押房里,冷羽婵气愤地道:“二郎何必怕他,张宓只是去激赏库坐了几天,便高升去了临安府。

他们不把你官复原职也就罢了,安能如此欺辱。”

杨沅笑道:“不必生气,春试就在二月,也就还剩一个月的时间了,我在这枢密院里本也待不了几天,还和他们计较什么。”

冷羽婵一听,顿时转嗔为喜,对啊!我男人是要去考进士的!

别看她现在已经是官,对于考进士一样崇拜的很。

经过大宋近百年的宣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了。

肥玉叶把他二人的对话都听在了耳中,不禁好奇地问道:“杨沅,你有几成把握考中进士?”

杨沅还未答话,冷羽婵就已挺起胸膛,自信满满地道:“几成?十成!二郎可是解元公。”

肥玉叶拿笔往门口一指,喝道:“出去,都给我出去。我现在看见你们这对狗男女,就不烦别人!”

第388章 满江红

卖鱼桥横跨于运河之上,照理说皇帝的御舟只会从桥下穿过,直奔香积寺码头,不会在这里停留。

但天子心意,谁说的准呢?

万一官家一时兴起,想要停船上岸,与民同乐一番呢?

哪怕这只是万一的可能,那么对于这种可能就得做好预案。

所以贵人出行,人们看到的只是他出现的那一刻、那一地。

前前后后、内内外外,却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做了多少事。

从桥边到桥面,从桥面两端的路面,凡有坑洼处,全都用黄土垫平、夯实了。

如果官家兴致来了,于此登岸乘车,务必得保证皇帝的御辇四平八稳,没有丝毫颠簸。

路边备好了水桶和喷壶,在皇帝御舟抵达上一站时,这里就得开始“泼水”。

所谓泼水,就是用带莲房状喷头的喷壶把地面湿润一下,免得有风刮起灰尘,迷了皇帝老爷的眼睛。

这就是“黄土垫道、净水泼街”了。

杨沅赶到时,清道司的杂役正在垫平坑洼、夯实路面。

杨沅亮出腰牌,又向清道司的人又询问了一下情况。

由于皇帝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上元节出巡,所以各种预案早就完善了。

不仅清洁路面早有定制,就算皇帝一旦在此登岸,如何迅速隔离百姓,如何有条不紊地撤至外围,如何和皇帝的内卫、侍卫进行换防,都有详细预案。

杨沅听了一遭,放下心来,叫他们自去用心做事。

杨沅去桥头的茶摊要了壶热茶,坐在那儿有滋有味地喝起茶来,顺道儿还和那位三旬上下,身材墩实、貌相憨厚的摊主唠起了家常。

杨沅东问西问的,那摊主对于小民生活还没他熟悉,实在编不下去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