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o33章(1 / 2)

这话也算是说得明白了,但听在旁观者耳中,似乎又有一层用意。

就连叶子皓都瞬间明白过来,这位柯尚书两次居中和事,但两次都是暗示他叶子皓拎不清、在斤斤计较。

所以,他们吏部想问责谁就问责,想弹劾就弹劾,证据充不充足其实不重要?你与他们论理就可能是跟他们整个吏部为敌了?

啊,按这位柯尚书的意思自然不是为敌,而是为难。

你在为难他们吏部啊。

叶子皓想明白这点忽然勾唇微微一笑,也抱拳道:“禀皇上,柯尚书是个老好人,微臣到底年轻气盛,更讲公理,而于人情世故的领悟是差了些。”

“不过今日微臣也学了一课,同意柯大人的说法,只望陆大人身为前辈,莫与后进计较太多,此事…遵从柯尚书的意思吧。”

暗示?他也会啊!

叶子皓这翻话说得清楚,只是提及人情世故、公理、学了一课…就隐有迫于柯仁钰倚老卖老的无奈之意,不得不接受这种结果了。

再提及让陆大人莫与后进计较,可不就是在说,求陆大人莫报复他一个年轻气盛、不懂世故的后进?

都到这份儿上了,还不知妥协,皇上无奈地抿了抿唇,但事已至此,他也不想继续旁观下去了。

“吏部陆大诚今日行为,确实草率、冒失!叶子皓实属无辜被误会,而叶子皓在最近辅理太子忙于户部之事,及筹集善款、维护拍卖会诸事,皆有功有劳。”

“有功未赏、有劳未抚,却突然被人弹劾,心中有怨言词激昂,朕能理解。但叶子皓仍遵从吏部柯仁钰说和,让此事就此揭过,作为后辈,心胸宽广,可受百官学习。”

“此次事件,说到底还是吏部失察、言行不当造成,毕竟拍卖一事,朕交由了太子,太子请了祁王世子与叶子皓辅理,并未令吏部介入。”

“因此,朕决定,不赏叶子皓之功,但吏部之过,一定要罚,不然,失了规矩。”

皇上最后威严道,“这次户部拍卖所得之利,六部之中除吏部之外,皆可照章程拟报。”

御令一出,文武皆惊、暗喜,三呼“陛下英明”之后,议论声便激动地响了起来。

六部之中除了吏部之外…

那就是说都有申请到来年宽松的动作资金。

不管是工部建设、户部钱粮、礼部所用、兵部粮饷军备,都可以比往年提升一成,甚至可能高至三成啊。

只有吏部没有机会。

第1475章 怕给你树敌

当然叶子皓的功劳也被剥夺了,至于为何会被剥夺…

这皇上开了口,你能过问原由?

一时欢喜激动之后,大家看向叶子皓的表情,都有些同情。

毕竟他明明是居大功的那一个,就连皇上刚才都金口肯定了他的功劳,谁知转眼却是…

没人敢说皇上不是,在此风口浪尖上,自己所在衙门能有福利已是皆大欢喜,谁还敢顶风而上,跪求叶子皓一事的答案?

陆大诚被喝退之后,刚才所议之事就算了结,之后又有人奏报的一些事情,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情了。

另外对于太学这次筹款行动,皇上也拟圣旨嘉赏太学众人,虽无实际物品奖励,但来自皇上的表扬,对那些学子们也是无上嘉许。

而户部对灾情的钱粮安置、赈济进度,没有再在朝堂上细说,自有折子早就送呈御书房龙案上,没有经过内阁,皇上亲自督办。

省了中间批阅过程,进度自然加快了许多,也能看到更多真实的东西。之后再转内阁,其他人才知道进度。

对此,诸臣自然不敢多说,毕竟在处置灾情这件事情上,已经牵扯出太多东西,如今户部就是前车之鉴。

后面的事情都很顺利地进行,能够踊跃良好发言的人明显多了很多。

皇上令六部尚书到御书房议事之后,殿前太监就高喝散朝。

待皇上一走,朝殿里的声音才仿佛活转过来,高声的、低语的、摇头叹息的、面容带笑的各有反应,而每一个看向似乎有些发呆的叶子皓时,眼中的同情之意再次涌现。

叶御史也太冤了吧!

除开那些幸灾乐祸的人,剩下的多是替叶子皓不值的。

明明这些日子忙碌奔波,就不提功劳那也是有大大苦劳的呀,结果转身就被人弹劾。

弹劾也就算了,偏还阴阳怪气一副我怕被人怼、怕被人报复的姿态,看着就小家子气。

明明是吏部打算盘打到叶御史头上,算计没能得逞应被理论,结果一转身…

吏部是被罚了,可关叶御史何事呢?

说好的功劳竟然不赏。

只是这些话大家也不敢说出来,说出来就是对圣命不满,但不说出来,心里又憋得慌。

因而,很快那些同情之音里,就参杂了许多对吏部的不满。

陆大诚身为侍郎行为不端、行动冒失,今天是被叶御史怼回来了,若他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