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o章(1 / 2)

“哈哈哈我pick的厨师还在排队,还在垫脚看自己想要的食材有没有被选完,别看了别看了我感觉你冷汗都要下来了。”

不得不说,这一段又紧张又很有喜剧效果,选手们的情绪像是能透过屏幕传递到观众那里,直播的观看量往上涨了一番,而且经过上次比赛之后,观众对几个选手也眼熟起来。

但是选材环节完毕,之后厨师们站在灶台那里,氛围又不一样了。

这次的比赛不仅考验手艺,似乎还考验心理素质,不管之前有多紧张,现在都要冷静下来。

最先选择并出菜的自然是大火爆炒类。

第一排有选手做的便是爆炒双脆,就是之前姜汀州特意做给周秉和杜鹃的那一道。

这道菜是知名的速度快,裹芡收汁,全程只有15秒到20秒,因为速度太快,好像一转头就成菜了。且除了姜汀州的那种做法,还有一种“双脆”的江湖菜做法,用的是猪黄喉和腰子,现场也有人做。

一看就知道,这是标准的江湖菜做法,小米辣一放,大火一炒,爆香,半个现场都是辣椒香,镜头拍着锅里的红辣椒,蒸汽一扑上来,隔着屏幕似乎都能闻到。

速度快、时间短,不代表没有观赏性。

只见镜头之下,大火燃起,铁勺撞击发出脆响,厨师手腕一抖,食材落下又好似瞬间被火焰再次抬起,因为锅里油的激发,那火焰一下一下飚得更高,有一瞬间形似火龙,要高过人的头顶。

然而,做这一切的厨师却眼睛眨也不眨,而在这热浪里似乎能闻到食材爆炒的香味,然后火焰变小,菜式出炉,桌子上的燃气显示量便在此时正好归零。

这种菜吃的就是一个快速,评委都得在锅边吃,菜放在比赛的盘子里的时候都能听到“滋滋”声,绝对不能等,吹一吹不那么烫嘴就能入口了,现场收音很好,都能听到评委嚼在嘴里的“嘎吱”声。

但观众还没馋够,便是其他的菜开始陆续出场——抢到牛肉食材的选手开始展示了。

嫩牛柳要吃一口又嫩又脆的劲,少一分没熟,过一分就老了,小炒黄牛肉选的是牛吊龙肉,小米椒加上黄泡椒,牛肉嫩而不柴。

但关于牛肉的菜品,“干炒牛河”一定是要求最高最难控制火候的了。

一道正宗的干炒牛河,一定是干香可口的,河粉弹而不断,牛肉又嫩还要够锅气,河粉不仅不能沾锅底,炒完之后放在盘子里,盘子底下也不能有油,不然便是不合格。

这场子里面同时在做干炒牛河的便有好几位,大家的方式各有区别。

一位用“煎”,牛肉要煎,河粉也要煎,边缘要煎到微微金黄色,先煎再炒,还有一位还用最古早的炒牛河方法,不用老抽,他宁愿要多一点的燃气,也要用自己炒的糖色,炒出来的牛河颜色偏深,这便是最正宗的干炒牛河。

不过,火候的考量,又岂止“炒”这一类呢?

许多菜的步骤复杂,要“先炸后炒”,用不同的火候、不同的方法结合,才能做出来。

还有选手挑了海鲜做主料,不过他没有选龙虾,而是抢了一份黑虎虾,做了一份精细的玉簪虾球,虾球要处理得当,把虾肉卷起,中间夹一根芦笋,仿若玉簪,因此得名。

玉簪虾球要先用油炸过再炒,用的调料简单,虾肉鲜甜,吃在嘴里有爽脆感,过一分则老,中间的芦笋要细心照顾到,也要鲜脆可口,降低炸过虾球的油腻感。

而除了中式菜品,亦有选手考虑过后,选择做香煎鹅肝,煎鹅肝同样不易处理,即使这是外面西餐厅常见的菜,但是做得好却不容易。

陆运送来的鹅肝品质好,脂肪含量高,更需精细处理,温度低容易出油变软,温度一高外外表就黑了,不仅吃在嘴里有焦糊感,拿出来的样子不好看。

一份好的煎鹅肝,需要精准控温,要做到表面焦脆,切开之后内里是半流心状态,这样才是好吃的。

比起之前的限定土豆,这回的菜式可丰富多了,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第97章

除了这些,还有炒笔管鱿鱼、牛百叶这类菜,同样是业内知名的考验火候技艺的菜。

不过,也有人没有被这氛围影响。

只要手艺够好,心里有底,亦可以完全不被任何规则改变,专心做自己想做的就好。

有位年纪最大的老师傅,姜汀州之前一直有所关注,这位在看规则的时候就一直抱臂,老神在在的样子,从来没有过分紧张,填燃气量的时候思考十秒钟之后便填了,选材的时候哪怕排在后面也是镇定自若。

贵的食材已经没有了,他在里面看到鱼不错,所以选了一条新鲜鲈鱼,打算做清蒸鱼。

清蒸鱼这种菜品其他选手不会选,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难度,也没有大火爆炒滋啦滋啦和扑面而来的香气所带来的观赏性,但是懂行的人就知道,普通的清蒸鱼常见,可在比赛里要求不一样,完美的清蒸鱼不易做,需要在短时间内蒸至鱼肉刚好熟透,多一秒则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