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章(2 / 2)

来唤我一声就是。”

温屿忙谢,将阿山送出门外。回到后院,荀舫已经起身,在灶房外漱口洗脸,视线不经意在温屿身上扫过,慢吞吞吐掉口中的水,道:“鸡蛋呢,新衣衫呢?”

“鸡蛋自己去煮,等下黄氏要来,我要在绣坊等着,你自己去买。”

一大早就催催催,温屿板着脸,心中一动,回屋拿了鎏金

簪交给荀舫:“你拿去当掉,当掉的钱,你拿去买新衫。只一点,一身新衫,不得超过六百个大钱,余下的钱你要拿回来交给我。”

铺子中的麻布新衫,一般都在五百个大钱左右。温屿大方,多出了一百个大钱,再让他买双鞋。

荀舫呵呵冷笑,接过鎏金簪。洗漱完之后,他也不去煮鸡蛋,揣着鎏金簪出了门。

太阳升上正空,荀舫还未回来。温屿饿得慌,也不等他这个苦力,舂米煮粥。等吃完饭,荀舫依旧不见踪影。

到了太阳西斜时,角门传来敲门声。温屿以为他回来了,前去打开门一看,黄氏站在那里。

黄氏走得急,额头冒出细汗,喘着气连声道:“对不住,娘家事情多,我刚脱开身,忙着赶来了。林氏她们有事,说是我与东家见过,回去与她们说一声就是。”

温屿忙请黄氏进来,关上角门,她不禁皱起眉。

该不会当了鎏金簪,荀舫拿着钱,又去花天酒地了吧?

第13章

黄氏看到廊檐下晾着的细绢,她走上前翻看,见只有两匹布,神色费解地问道:“东家打算用陈布绣花?可还有别的布?”

“就这两匹。”温屿也不隐瞒,直截了当道:“我打算用这两匹绣扇面。”

绣花扇面极少,但与绣帕荷包一样,算是小玩意儿。这两匹布,能做不少把扇面了。

黄氏是懂行之人,她小心地翻开布匹,翻看着布的成色,又在凑近闻了闻。

“等绣好扇面之后,霉味大多都散尽了。如这些地方的印记,若绣花样,样式麻烦,不一定能好看。最好不过用染料晕染。”

说完,黄氏又觉着不可行,为难地道:“染布复杂,只一丁点的印记,也难晕染好。最好用画笔,细心勾勒。”

温屿见黄氏说得头头是道,暗暗下了决定,要想办法将她留在身边。无论她说得可对,至少她认真做事的态度,与温屿很投契。

“晕染与画笔勾勒出来的花样纹路,沾水之后会掉色,颜色散开,可能将整把扇面都毁掉。”

在这之前,温屿也想到过画扇面,能省去绣花这一道工序,能省不少成本。

扇面长期开合,又多在夏季使用携带,颜料无法持久。细绢扇面不比纸扇,纸扇便宜,损坏也不心疼。细绢扇面必须经用些,质量上有保证。

因为细绢扇面要卖给书院的有钱学生,他们的家人朋友,便是温屿潜在目标客户。

以巧绣坊的地段,老客户转介绍,比获得新客户容易,也更容易成交。书院的这批学生,就是温屿的活广告。

第一道生意就做砸了,以后的生意会更难做,温屿必须慎重再慎重。

黄氏对绣花一事专业,在买卖上就不大懂了。见温屿这般说,她点头附和道:“东家的想法也对,细绢扇面金贵,哪怕是陈布,一把扇面也值不少钱。”

想到温屿先前所提的净利分成,黄氏脑子转得飞快。

以前巧绣坊的绣品,多是卖给像她这般,家中妇人娘子在外做活赚钱,没空做绣活;或是手笨,绣不好的人家,绣品的价钱不高。

绣扇面要更费心,一把扇面的钱,说不定,比以前的绣品还要卖得贵。净利双方分的话,她能得不少钱!

黄氏不免热情了几分,帮着温屿一起将绣绷搬进堂屋,坐着与她说起了话。

“不瞒东家,林氏她们手上都有活,我也一样,在云间绣坊找到了活计。林氏她们是接活自己回家做,看活计的大小,绣活的好坏给钱。我是到云间绣坊做工,绣坊给我月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