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少了。”
颜祺晃了晃发晕的脑袋,他以前做梦都梦不到这么多钱。
“所以舍得买牲口了么?”
霍凌问罢,颜祺本来都要半躺下去了,闻言一下子直起腰。
“是了,还要买牛。”
一头壮牛要二十几两,家里的存银要一下子去一半了。
“不太舍得。”
他实话实说。
这话以前他不会讲,因为他觉得家里的钱是霍凌赚的,自己没资格指手画脚。
但现在相处日久,他们已是货真价实的一家人,霍凌和他商量,他也会嘀咕些自己的心思出来,不过道理他都是懂的。
“不舍得也要买,家里不能没有牛。”
他挪了挪位置,到另一侧挨着霍凌坐。
霍凌点点头,把小夫郎往怀里搓了搓。
“一头壮牛养得好,能活二十几年,又能耕地,又能拉车,贵也是值的。”
“以前我老家都没有牛呢,农忙时就租公家的牛来用。”
无论在什么地方,能买得起耕牛的人家都是少见的。
“等着跟大哥大嫂说一声,牛带不上山,咱们不在的时候,还要拜托他们帮着照顾。”
而霍峰和叶素萍得了消息,却坚持出一份钱,合伙买牛。
“平日我们少不得也有用牛的地方,你们一个月到头才在山下几日,不能全让你们掏钱。”
“咱们家现在田地少,说实话,不是非得用耕牛,我和小祺想买牛,主要是为了拉车进城赶集,哪怕一个月只用一两回,也是非买不可的。家里多了个大牲口,打扫牛棚,割草喂食都不是轻省事,这些我们俩属实帮不上忙,大哥大嫂你们帮忙照顾,需要用时赶去用,这是理所应当的。”
他让霍峰夫妻俩收回刚到手,还没捂热乎的银钱。
“大哥大嫂,这件事上咱们别算那么清了,就当我们出钱,你们出力,不然总有一边过意不去。”
霍峰和叶素萍对视一眼,后者抿了下唇道:“行,你们不在家的日子,我和你大哥保准把牛养得壮壮的。”
霍峰跟着道:“马上入冬了,还得多割些草料囤着。”
“这不就是了,割草喂牲口是最累的,何况你们还得多养一头猪,所以这个钱你们不能掏。”
一想到大嫂还怀了身子,霍凌甚至担心他们忙不过来。
好在今年冬日要做馅饼生意,他不会再常居山中,和颜祺还是能搭把手的。
想到这里,他问一嘴猪崽子什么时候抱回来,霍峰道:“再过半个月就差不多了,满月断奶就能抱回来。”
霍英比划道:“我们去老桩叔家看过猪崽子啦,胖胖的,就这么长。”
霍峰他们挑了头公猪,刘老桩家劁好后送来。
“第一次养两头,不知道能不能照顾得过来,等养顺手了,再养头母猪去配种。”
“也好。”
不过这样,后院的牲口圈就不够用了。
趁再次上山前,兄弟俩砍树劈木头,将后院的猪圈扩大,又搭起一处新牛棚。
第63章 小鱼汤(小修)
关外冬日难捱, 鸡鸭鹅之类的家禽可以赶到烟囱屋里沾一下烧炕的热气,牛和猪之类的大牲口就没办法,只能养在院子里, 所以搭棚垒圈要费不少心思。
为着保暖, 盖出来的小屋不比人住的房子差多少。
霍峰和霍凌忙了两日, 新牛棚初见雏形,只差个遮风挡雨的草屋顶。
另还剩了一些木头, 霍凌蹲在地上挑挑拣拣,凑出一堆道:“不如再用剩下的搭两个狗窝出来,红果儿算着日子也该生了,到时狗崽断奶了抱回来, 天也该凉了,又是奶狗子, 不好睡在院子里。”
而且狗子到家后,让它懂得进窝也是训练的一环。
后面长大了怎样是另说, 有些规矩从小就要立起来, 好教它知道谁才是正经主人,今后就会明白该听谁的命令。
红果儿是六月里怀上的,算着日子是八月生, 可不是快要到了。
那边当初说有了消息,就打发人到下山村知会霍家,现今还没等到, 但估计就是这两三天。
搭狗窝本来不急,原想等下个月再说, 现在既正好有木料,也就是顺手的事,于是说干就干, 拖到后面反而不一定有时间了。
霍英听说他爹和小叔要给将进家门的狗子做窝,顿时挪不动步,在旁边说是帮忙,其实就是添乱,但兄弟俩也没赶她。
霍峰一边忙活,一边同霍凌道:“咱俩小时候也给老黑搭过窝,你记不记得?”
老黑是以前霍老栓养的猎狗,早就老死了,就埋在离山上小院不远的一棵树下。
老黑当初常年在山里,没留下后代,现在轮到他俩给大个儿的孩子搭窝,心绪又截然不同了。
颜祺同样在旁边站着看了一会儿,随后提了个菜篮子去院子里摘菜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