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巧巧?是因为她爹?更……扯吧?”赵海鹏挠头道:“巧巧的爹早死了,大家都知道呀!”
“哎!”赵海鹍无奈道:“你这样想,我不怪你,不过等你知道金达是个什么样的人后,你就明白阴五甲的用意了。”
说着话,赵海鹍把金巧巧亲爹的种种劣迹,都告诉了弟弟。
原来,金巧巧一家别看现在混到“点背抽风”的地步,但在十年前,那也是淮北鲁南地区,叱咤风云的存在。
那时候的金家,是五脏庙白龙殿的厨师,巧巧他爹和阴五甲一样,是川菜小河帮的大厨,更是改革开放之后,白龙殿系第一批走出来的厨子之一。
而且,金达这个人比阴五甲胆子大,心又细,更有经济头脑。
金达从川南老家出来后,很是会搭乘外国商人的“顺风车”,先后和曰本多加餐饮企业合作,学着人家的经验,在鲁地和淮北开了好几家经营川菜的连锁店,不但在淮北站住了阵脚,甚至还将店面开到了韩日的唐人街。
但是这位金达金大方丈,后来却做生意做昏头了,在和曰本人长期合作了一番后,他不顾五脏庙内的规矩和老祖宗的戒律,竟然为了眼前的利益,犯了忌讳。
他当了汉奸,将许多秘制的调料配方,都转手卖给了曰本人。
这其中,就有一样东西,对当时的餐饮业造成了巨大的震动。
说至此,赵海鹍不无感叹道:“金达卖的东西里,有一种制作川菜的……豆瓣酱配方。”
“豆瓣酱?!麻婆豆腐用的那种?”赵海鹏愕然道:“太荒唐了吧?只因为卖了几个豆瓣酱便成了汉奸么?”
面对着赵海鹏的年少无知,哥哥赵海鹍却摇头告诉他道:“你年轻,有很多事情都不明白,往往一个调料或者一个秘方,便能决定一个行业的生死的。”
说话间,赵海鹍便将这豆瓣酱里的学问,都告诉了自己的弟弟。
原来,川菜进入曰本的时间,是在195o年左右,由陈建民,陈海伦等“大方丈”传播过去的。
那个时候,因为川菜中包含着“酸、甜、苦、辣、咸”的人生多味哲学,再加上口味新奇,很受曰本各阶层欢迎,甚至六本木,西门町等地,出现了排队吃川菜的现象。
到后来,川菜登堂入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麻婆豆腐”“水煮鱼”等菜肴,一度随着二陈的出名,打入曰本外务省餐厅,成为三木武夫和大平正芳等相皇族趋之若鹜的美味菜肴。
川菜好吃,那么跟风制作的曰本人自然很多,但做来做去,却都没有唐人街上的华侨老字号做的好,有些曰本人甚至偷偷跑到大6拜师学艺,可一回到岛国,却现同样的方法,做出来的东西完全不是那种味道。
对此,曰本人很不明白,甚至便有大餐饮财阀展开了专项调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调查了一番之后,他们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
原来,制作川菜的原料中,有一点儿是没法在曰本本土解决的,那便是川菜标志性的,多种多样的秘方调料。
第四章 :新时代的汉奸
调料,往往是一个菜系的灵魂,川菜的白龙殿,又是五脏庙四大殿中最会利用调料烹饪的“食之香味”,有着非比寻常的积淀。天籁『小说
而那些调料中,许多都是传承了数百年的秘方配置,其中,数着原产国内的豆瓣酱最为典型,那种东西号称是“川菜的灵魂”,足见其地位重要。
……说至此,赵海鹍告诉自己的弟弟道:“别小看一个小小的豆瓣酱,没了它,川菜里的鱼香,酱香,蒜香等等都是扯淡,没了它,那才叫真正的巧厨难为无米之炊呢!”
而且,当年随着一大批如“麻婆豆腐”“鱼香肉丝”等菜肴逐渐成为曰本无人不识的名菜后,对于这些原料的进口,便成了中日贸易间很可观的收入来源。
依靠那些调料的贸易,商人每年为国家贡献不少外汇不说,还让五脏庙许多经营制酱的企业家族繁衍兴盛,赖以维持。
可因为金达的出卖,这一切全都戛然而止了,而且……他还遗祸万年。
金达出卖了百多年白龙殿人流传的制酱配方之后,曰本人利用自己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流水线,很快生产出了青出于蓝的玩意,那些酱料因为口味地道,包装精美,质量从优,很受消费者欢迎。
最重要的是,曰本人财大气粗,又懂得宣传营销和各个击破,故而不但把国产酱挤出了岛国市场,而且还杀了个“回马枪”,很快便占领了国内大江南北的调味品市场,让整个餐饮原料业哀鸿遍野,几如地狱。
这以后的惨状,都是金达这位新时代的汉奸造成的。
对于铺天盖地的曰本倾销调料,五脏庙愤怒了,五脏庙很生气,于是几个管事儿的家族大佬一碰头,一致认为是内部出了汉奸,三查五找,很快便找到了金达的头上。
在后来,以鲁北的徽家牵头,联合鲁南,淮北,甚至四川白龙殿的老势力,直接把金达给告了,软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