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七零后妈养娃御夫有一手 第117节(1 / 2)

“开饭店,那得要多少粮票和肉票呀?一个家庭一年才多少票,哪里够开饭店用。要是去买别人手里的粮票和肉票,那都是要花高价的,不值当。”

所以,这饭店是没那么容易开的。

“哎,我要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顾东妈妈做的菜呀?”吴婷婷对着天花板哀嚎道。

赵春红也在厨房活面,听见女儿的哀嚎声,笑着给孙女儿支招,“你跟顾东他那两个表姐玩好点儿不就能吃上了。”

超超能吃上,那就是因为跟顾东玩得好。

“我看她们上午,经常在操场那儿打乒乓球,你也可以去跟人家玩啊。”

吴婷婷皱了皱鼻子,怕会跟人家玩不到一起去。

赵春红继续道:“我听顾东奶奶说,她孙女儿成绩不错哟,秋叶都考上高中了,满分一百,她数学考了九十五呢。”

李书萍一听,点着头说:“那还真的是不错了。乡下的教育水平差,她还能考这个成绩,可见她不但脑子聪明,平时也是用了功的。”

说完又看向女儿,“你看看你期末的成绩?数学才考七十分,倒是可以去向人家取取经,明年你可也要考高中了。”

对于女儿这个成绩,李书萍还是有些担心的。

吴婷婷还以为在乡下读书的成绩都不好,没想到顾东堂姐成绩还这么好。

觉得自己是对人家存在偏见了,这样似乎有些不太好,立刻把脑子里的那些偏见的想法给甩了出去。

小龙虾炒好,余惠直接从后面的锅里舀了开水开始下面。

鱼汤也煮好了,顾秋雁把姜和葱挑了出来,又撒上了一小把葱花,让战郎连带着砂锅一起端了出去。

第158章 什么时候多了个余姨

吴超帮着抱了一摞舀鱼汤喝的小碗出去,顾东拿了一把筷子。

余惠将切好的面,下进翻滚的锅里。

面熟了就麻利的往碗里挑,平时吃面的大碗,满满的一碗,挑好舀上一勺炒好的小龙虾盖上面,然后端走。

战郎的碗是洋瓷盆儿,比其他人的面都要多上一倍,龙虾也要了两勺。

余惠端着最后一碗面走出厨房,看大家都坐着没动,就招呼他们动筷子。

“小战超超吃呀,不要客气,不够就说。面还有,不够可以再下。”说完,自己坐在他们给她留的位置上,拌了拌面,吃了一口。

面条上裹满了用小龙虾炒的酱汁,吃着香惨了。

小龙虾也好吃,麻辣鲜香,鲜嫩弹牙。

战郎觉得这口感,跟他在京市吃到的那种海里的大龙虾差不多,就是肉小点而已。

因为顾西西和顾阳阳吃不了太辣,这小龙虾余惠也没有炒得太辣。

但吃上两口面,再喝上一口鲜美的鱼汤,简直不要太过瘾。

一时间,院子里只有吸面条和喝汤的声音。

手擀面扎实,吴超吃完一碗面,就已经饱了,打着饱嗝喝鱼汤。

虽然还想再吃,但他的胃已经不允许了。

一上午钓的鱼,换一碗这么好吃的面,还有鱼汤,他真的是赚大发了。

战郎吃完了一洋瓷盆面,他看着壮,但平时吃得真没这么多,但看小龙虾炒得那么香,余惠挑面的时候,他也就没让少挑些。

他喝完最后一口鱼汤,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啊哈……,真的是太好吃了,余姨你这手艺,不去开饭店真的是可惜了。”

赵长英眼睛一瞪,“那可不能开,那是搞资本主义。”

战郎笑着说:“奶奶,现在不是了,现在政策变了,允许个体户经营了,只是不能雇人,只能自家人干。”

余惠只记得过两年是全面开放的,倒是不知道,现在就允许个体会经营了。

听战郎这么一说,心下顿时一动。

“还真可以自己开店了?”赵长英面露惊讶之色。

“当然,京市都有人开理发店,裁缝店,修鞋店了。”

“那饭店呢?”余惠看着战郎问。

这个年代还在实行票证,肉票粮票都是定额的,开饭店可少不了这些。

她想知道在这些方面,有什么政策。

战郎想了想,摇了摇头,“饭店还没见有人开。毕竟开饭店比较特殊,要用到肉和粮食,需要粮票和肉票。”

“那国家在这方面有出台什么政策吗?”余惠又问。

战郎摇了摇头,“余姨你要是想知道,我可以帮你找工商局的人打听一下。”

这个体户开店经营,是工商局的事,详细政策工商局的人肯定更清楚。

“那麻烦你帮我问问了。”

“不是,小惠姐你还真想开饭店啊?”顾秋雁震惊地看着余惠问。

余惠点点头,“有点想法,你们不都说我手艺好,不开饭店可惜了吗?”

吴超:“余姨你要是开饭店了,我天天去吃。”

赵长英皱着眉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