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型的坏上司,这不容置喙的重申和鼓励无疑是在众人面前帮池锦立威。
她又惊又喜,正要道谢又被陈以声抢了先:“客套免了。加快进度,下一个,公益面孔。”
……
《面孔》杂志主编办公室
“陈主编,谢谢您。我知道选段兴澈更稳妥,也更符合提携新人的惯例。”她斟酌着用词。
“这么在意提携新人?”陈以声抬眼,故意停顿,看她瞬间绷紧,才低笑一声,“玩笑。我的标准,只看稿子,不看资历。新人又如何?你当年不也是新人杀出来的?是你内容够硬,不必妄自菲薄。”
“但如果没有您建议岳凯儒这个方向……”
“建议只是引子。背调、观点、内容骨架,都是你的。”陈以声打断她,言简意赅地给予专业认可,“这次,确实做得不错。”随即话锋一转,敲打紧随而至,“但专栏不是煽情演讲,煽动一下情绪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内容深度和精度,给我盯死了。”
“明白!”池锦精神一振。
“既然来了,看看你教师节那稿的问题。”陈以声点开文档。
池锦一愣:“不是……被否了吗?”
“否的是它上八月刊的资格,不是判它死刑。”陈以声瞥她一眼,鼠标光标在屏幕上划过,“九月上半月刊——如果你能把它从这堆粗糙的草稿里救出来的话。”
巨大的惊喜涌上心头。池锦强压住上扬的嘴角,默默给心里刚被“凌迟”完的陈以声紧急做起了心肺复苏。
“那就是说您也认可教师节这篇?”
“选题本身没问题,刘教授分量足够。”陈以声毫不留情地指出,“但稿件本身毛病一堆:杜燕妮指出的错漏只是表象,语言粗糙,格式混乱,内容深度严重不足!明明深入挖一下还可以写出很多,却偷懒不做。池锦,在a组这段时间,你懒怠了不少。”
“因为只有两天嘛。”
“能力不足就别找借口。同样的准备时间,金尧佳两篇稿质量都很高。”
池锦乖乖认错:“是。”
“金尧佳是和你同期进来的,你没有危机意识?”陈以声问道,“不说其他的,她拿到了顾导的采访,这难道没有给你什么启发?”
给了启发:人比人比死人。
见池锦不说话,陈以声用鼠标把第二段结尾处标注出来:“这里明明可以加刘敏老师学生的采访。近水楼台先得月,为什么不去联系以前的老师和同学。”
“对哦!我还就是在景大秋招进的钟心呢!”
他不提池锦差点忘了,当时疯传有个长得像梁朝伟的hr在招聘会。她和室友为了一睹芳容,冒着雨抱着简历去了,结果看到穿得像卖保险一样的陈以声。
“上月刊时间充裕,别松懈。”陈以声拉回正题,“采访流程复杂,尽早约刘教授。”
“好。陈主编,我能不能有个小请求。”
“嗯?”
“能不能从别的编辑部调几个靠谱的校对来?不过这篇您放心啊,我既然是栏目编辑,肯定亲力亲为负责到底。”
陈以声也正有此意:“这是当然。不过咱们不要其他部门拨过来的,我近期就安排面试。”
池锦闷声笑笑。
陈以声一愣:“怎么?怕来不及?”
“不是。您刚才用了‘咱们’这个词,是不是说明在您心里,已经认可我是《面孔》的一员了?”
陈以声闷声笑笑:“你啊,这么丰富的想象力还是用在工作上吧。”
“那我再提一个小请求。能不能让段兴澈和我一起跟专栏?”池锦看他心情还不错,“我看他挺有想法的,而且确实很踏实。况且现在不是还没来新校对嘛……我想让小段帮帮我。”
压榨廉价劳动力这套,她也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