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郎倒是不见外,他带着王大胆、高海平往郭家兄弟住的屋子里去,众人坐下后,就听李大郎说:“……就是这么回事,你们都是我的兄弟,倒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郭三郎自从吃上了李二兄搓的止咳药丸子后,这咳症确实好上了不少,但不过几天的功夫也不是真的完全好了。
背过身去,掩住口鼻,对着衣衫轻咳了两声的郭三郎一回身,就看到了李大郎递过来的温水,谢过后,喝了两口压住了这一会子喉间的痒意,郭三郎才缓缓开口道:“实在未曾想到表兄家竟是还与这邢氏商贾认识。”
李大郎在边城呆了小一年的功夫,自然不比出生在边城又自幼长于经商的外祖家的郭三郎熟悉边城的商事。
“难道三郎在边城也曾听过邢家的名头?”
郭三郎面对李大郎看过来的询问目光赶紧点点头,“确实听过,邢家商号是近几年才在边城有了些名声的,我外祖家对邢家商号的评价是可交。
听说邢家是秉持着以和为贵的方式,自己挣钱不如大家一起挣钱才是真的好,是个有长远目光的,不是那等贪小失大的眼皮子浅的小商贾。”
几人又说了几句话,李大郎就起身对着众人说:“走,今儿个带你们去玄都观(崇业坊)和大慈恩寺(晋昌坊)瞧瞧,这两处也是长安城里很是有名的地方了,香火鼎盛,若是赶上节假日,那是人挤人都挤不进去人的。”
(唐长安城平面图在书友圈有,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众人自然应允李大郎的话,都是男子倒也没什么要收拾的,带上钱袋后同李母李大嫂交代了两句后,李大郎他们就出了门去了。
崇业坊离着李家人住的长寿坊不算近,众人先是去外头找了家铺子吃了饭食后,才租了一辆马车赶着去崇业坊的。
李大郎陪着郭三郎坐在马车里头,郭四郎新奇长安城的街景,就和会赶马车的王大胆坐在车辕上。
本来高海平也是坐在车厢里头的,但他一个兵士实在是不知同郭三郎这般文绉绉的人如何说话,找了理由也跑到车辕上去坐着了。
如此就留了李大郎和郭三郎两人单独坐在了马车里头,李大郎倒是坐的自在,他撩起车帘,在遇到什么建筑或是铺子的时候还特意同对面坐着的郭三郎说上两句话。
“……这香桂记算是长安城里的老字号了,他家的糕点只要出了新品,那是不出半个时辰就能卖光的。”
郭三郎也是十分捧场,顺着李大郎的话就往香桂记看去,郭三郎一看确实是个挺大的门脸,门口还站着两个衣着体面的小厮。
眼睛是在看长安城的街景,其实郭三郎心里思量的却是他和郭四郎这次来长安要办的大事。
郭四郎转过头去看了一眼李大郎,又转过头去看这熙熙攘攘瞧着就是一片安定祥和景象的长安城,他心中却是沉甸甸的。
“来前阿娘同我交代的事,我要如何同李家人说?
那封信何时拿出来才合适?”
郭三郎想着这几日在李家看到的方方面面,再加上刚才邢家上门的事,只觉这回其母红娘想要达成的事估计很难实现了。
第759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傍晚时分,仍旧是提着买的吃食归家的李大郎带着同样提着油纸包的王大胆他们回了李家。
吃过晚食众人说了不到一刻钟的话就都散了。
这一夜李家各房的灯火那是一直燃到过了二更天才灭。
李大嫂把他们这房的现银都拿了出来堆在桌子上,一摞摞银锭子摆在眼前,这场面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兴奋。
李大嫂看向面露惊讶的李大郎和处变不惊的李二郎笑了笑道:“咱们这房的所有的银子就是这些了。
我跟你们阿耶的意思是小六还小,”李大嫂说到小六郎,抬眼看向榻上早就进入梦乡的小六郎,“离他长成需要成家立业的时间少说也得是十五年,那现在咱们家就先紧着你们兄弟俩的好。”
李大郎听到这里,就想要张口打断李大嫂的话。
李大嫂抬手示意李大郎住口,“我知晓你是想说先分出来给小六留着,可是,虎头你想,小六是我和你们阿耶的儿,他就只是你们的兄弟而已。
我和你们阿耶还没到需要儿郎奉养的时候,小六的那一份儿我们接下来的年月里慢慢积攒就是了。
未来,我和你们阿耶都百年了,你们俩有心帮衬这个小兄弟那就帮衬一把,若是顾不上那也无妨。
这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和你们阿耶都想得开。”
“阿娘和阿耶定是长命百岁的,等未来儿生了官,就给阿娘请封诰命!”
说这话的是李二郎,李大嫂着实是没想到,她从未想过自己这个自幼就聪明的不得了的儿郎竟是还有这份心。
李大嫂笑了笑回应道:“好,阿娘等着。”
最后,一家四口商议把这些银子留下三分之一作为应急,剩下的就都投到邢瑜所说的买卖之中去。
他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