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382节(2 / 3)

卖掉。

但林三七这个举动并没有引来大多数人的感恩,反而被很多人记恨上了。

本来他们大多数人就是国内中医界的精英,因为城市清退问题差点被开除,来到昌平农场苟活。

结果现在有机会重新返城,重新成为传染病医院的正式职工,就因为一场冲突再次被赶回了乡下农场。

这里面就生产了心理落差感,落差有多重,某些人的怨恨就有多重。

这就是典型的升米恩,斗米仇。

他们不会想当初正是沈院长和林三七的帮助,他们才得以在自然灾害年能全家活下去。

他们也不会想,林三七开办新医院,给了他们一个宝贵的编制,改变了一个子女的命运。

昌平分院,白虎山下,原来的肺痨科病房。

病房现在已经改造过了,成为了一间间“制药房”,专门生产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嗷嗷叫等中药丸。

药材是林三七提供的,这些中成药制作完成后也是交给林三七去售卖,用于维护医院的开销,以及职工们物资的供应。

这是早就说好的事情,之前一直忙着各种事情给耽误了,这次中医院老职工被赶回昌平农场手,林三七为了给他们找点事情做,便重新了这个制药计划。

刚好2014年岭南堂中医馆开业了,南方药厂收购了,马上就要“大批生产”了,所以林三七准备提前备货。

之所以一定要在1961年生产,2014年包装,那是因为所有中成药林三七要的都是古法制作。

就拿安宫牛黄丸来说,因为采用古法制作,一百多道工序,非常繁琐复杂,只要其中一两道工序出现问题,最后的药丸就是“废丸”。

这也是传统中成药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实在太难了,如果成品率上不去,那就会亏巨。

显然2014年,没有这样的制药师傅,很多步骤都失传了,哪怕全国范围内招聘中药师,那人力成本也太过巨大。

宋星剑是安宫牛黄丸组负责人,这时候正在检查药丸的质量。

他原来是施今墨老爷子的专用药房先生,从小学的童子功,能师从大师的,自己也是半步小宗师水平。

如果说施老爷子是大夫里面最牛的,那今年50多岁的宋星剑就是药师里面的佼佼者。

中药师可不仅仅只是抓药这么简单。

传统中医馆都是有自家独家秘方的,而秘方要制作出药丸药剂来,靠的就是药房的这些药师们。

施老爷子是林三七的师父,那宋星剑就是林三七的自己人,林三七于是将最重要的“验药环节”交给宋星剑这个自己人。

别人林三七信不过。

此时宋星剑面前放着两个托盘,里面放着50粒已经制作完成的安宫牛黄丸,看着卖相就不错,一粒粒跟麦丽素似的。

但宋星剑一闻,嗯,不对!

但宋星剑也没有声张,而是拿起一粒药丸直接就捏碎,然后继续闻了闻,再将一些药丸碎末放嘴里尝了尝,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唉,这群人越来越不像话了,难道不知道偷工减料的后果会惹怒林院长,最终在没有立足之地吗?”

宋星剑叹了口气,站了起来,往“水飞车间”走去。

水飞车间里,杨景锋、冯宝德、黄太雍、李午几人正在忙碌着,有人在将朱砂碾碎、有人在往桶里加水、有人在过滤,但谁也没有说话,没有往日的嘻嘻哈哈。

大家见宋星剑走进来后也没有打招呼,继续手里的活计。

宋星剑本来就是个话不多的人,这时候也没有开口,而是站在一边观察,这一观察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宝德,等一下,你刚刚过滤,一共过滤了几次?”

冯宝德头也不回答道:“三次,怎么了?”

宋星剑耐心说道:“三次不够,按水飞法的规矩,起码要过滤七次,你少了四次,洗出来的颗粒过大。”

结果冯宝德却是嗤笑了一声:

“什么三遍七遍的,有啥区别,你看看这边晾晒的朱砂,你不说我不说,外行谁知道这是三遍还是七遍的?”

黄太雍也帮腔道:

“老宋,那么认真干嘛?搞得你现在是正式工一样,不一样被赶到昌平来当临时工?差不多就得了。”

宋星剑认真说道:

“三遍和七遍相差太大了,最简单一个,朱砂里面的有毒成份就没有洗出去,这种药吃了对病人是有害的。”

冯宝德一扔手里的勺子,直接就嚷嚷开了:

“甭跟我说有毒没毒,反正我又不吃这药,老子一个月拿30块钱至于拼命吗?老宋,你要按老规矩来,是不是在为难我们?想要七遍,你找林三七自己弄去,他名字可不有个七嘛。”

宋星剑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跟林院长有什么关系?这样的药丸拿出去,甭说是我了,就连施大医、萧大医那里也通不过,按咱们行里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