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7章(2 / 2)

明帝对太祖的神化,大明画师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神化力度,比如说把刘邦左股上的七十二黑子画在你的脸上。】

有种说法,说是明太祖朱元璋现存的画像中多为面部圆润、五官匀称的形象,鞋拔子脸应是清人对明太祖的抹黑。

但嘉靖年间进士的官员张瀚《松窗梦语》中有这么一段:

“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

这就足以说明在明时,明太祖在民间就已经“变了模样”。

也有人觉得鞋拔子脸是朱元璋的审美。

根据成化年间进士陆容《菽园杂记》的记载,是朱元璋不喜欢写实风,只嘉奖了“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的画工,并将这幅画“传数本以赐诸王”。

但朱元璋喜欢的是“加穆穆之容”,也就是更加端庄严肃,且需要“稍于形似”。

张瀚在武英殿看到的明太祖画像也是“面如满月”,显然朱元璋并不喜欢鞋拔子脸。

【刘邦:噗嗤……】

刘邦本是不欲公然嘲笑后世帝王。

但秦念这话让他实在是没忍住,甚至没能做到掩饰笑声。

一张鞋拔子脸上有着七十二颗黑子……

这脸还能看吗?

【朱元璋:朱棣!朕无需你再澄清朕的长相,这七十二黑子不如点在你的脸上!!】

【朱棣:儿臣真的知错了!】

朱棣已经不知道自己认错了多少次,也不知道之后还要认错多少次。

早知改史的后果如此严重,他绝对不会行这般之举!

他改史的目的是美化自己的名声。

可如今看来,改史的结果却是让他声名狼藉,甚至连带父母兄弟一起被野史编排。

【秦念:因为著名的“洪武三十五年”事件,还有野史称你没有死在洪武三十一年,而是被朱棣囚禁了四年,亲自将皇位传给了他。】

至于这个野史其实出自后世的某种文学,群里的打工人们肯定都心知肚明。

秦念就是乐于迫害这位需要装作不知情的朱元璋扮演者。

【朱元璋:……】

朱元璋没有再在天幕上发怒。

他正在让宦官取来马鞭。

“父皇!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

朱棣连声为自己辩解:“儿臣绝不会犯下此种大错,错在天幕上的朱棣,并非儿臣啊!!”

众大臣皆不敢侧目,也不敢表露出丝毫情绪。

陛下和太子,他们都得罪不起。

【朱棣:绝无此事!朕甚悔矣,是朕不知改史的后果竟然严重至此!】

朱棣悔不当初。

野史野到这种地步,朱棣已经不敢想父皇将是何等暴怒!

【秦念:这囚禁四年,加上你不断在史书中编造大量“我爱我爹”“我爹爱我”的内容,于是衍生出了你和你爹存在不伦恋的野史。】

秦念初次看到网上这个说法时,那叫一个深受震撼。

这个说法不算普遍,秦念拿出来说,既是为了迫害朱元璋父子,也是为了将著名的沟子文学与朱棣的改史联系到一起。

迫害得越狠,各朝剧本中皇帝改史的可能性就越低。

【朱元璋:?????】

【朱棣:这就是伪史!朕实不该改建文年号,父皇就是洪武三十一年崩!!!】

朱棣整个人都麻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因私愤改年号,却会引出这般……野史!

编造的父子情,也只是为了伪作父皇真正属意的继承人是自己。

怎么到后世就传成了这副模样?!

………

“逆子!”

太子朱棣被他的老父亲拎着马鞭追得到处乱窜。

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朱棣清楚这段野史绝对会换来“大杖”,坚决不能受!

洪武朝的官员皆注视天幕,不敢分出半点眼神给这对尊贵的父子,更不敢露出肃穆之外的神情。

想想三族,自己绝不能神色异常!

………

“陛下!臣想起一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