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6章(2 / 2)

地靴,林桃满意点头:“你这手艺可真是了不得,太漂亮了。”

是真的漂亮,比她自己做的精制许多。

各个拼接块毛的走向,都是刻意排列过的,不像她自己做的,那么奔放随意。

娃娃们的小鞋子上,还有小兔爪做的装饰。

伸手往里面摸摸,底子很厚,完全摸不到针角线头那种硌脚的东西。

按上去,鞋底子还软软的,很舒适。

“底下是垫了什么吗?比厚布底子软很多的样子。”林桃问。

周小荷怯怯道:“是,女儿想着孩子们穿,软一些更好也更暖和,就在底子里垫了些用不上的兔毛。还有您和阿爷阿奶的,我也垫了兔毛。”

“有心了。”她很是满意的,拍了拍周小荷的手。

“干娘,那您要我织的这个线,用来做什么呢?如果纺布,好像又太粗了些。”

“你等等。”林桃起身,进到内屋,从衣柜里拿出两根毛线棒。

这个时候的人织布,只会用织布机。

她拿着两根细细的毛线棒出来,周小荷一双眼全是问号。

林桃也没过多解释,拿过一团毛线,开始起针。

然后她用的最简单的平针。

一会儿后,一小块半掌块的‘布’挂在了毛线棒上。

“哇!太神奇了!小时候我娘使的织布机都是好大一个,没想到,两根棍子居然也能织布。”

“这个……叫打毛线。”

说完,开始教周小荷怎么织毛线。

她也不是真要织件毛衣啥的,只是想给家里人织半掌手套。

免得像朱氏一样,手上生了冻疮,手肿得跟熊掌似的。

冻疮对手的伤害,远不止看上去不灵活那么简单。

长时间冻疮,手指关节是有可能变形的。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到握笔啥的。

不得不说,周小荷动手能力是真的强。

她只教了一遍,周小荷就做得有模有样了。

林桃又简单讲了自己想织的手套。

“记住了,一定要量着人的手掌来织。到了手指根,还得分针的。”

来了兴趣的周小荷手上一刻不停的点头。

接下来的一周里,一家人就更忙了。

尤其是周小荷,教来学绣活的女娃们绣技,手里还捧着两根毛线棒。守着人家练绣活,她就飞快的织手套。

中午女娃们各自回家吃饭,她又回来帮着许氏她们绣东西。

接连好几天,到了睡觉的点,林桃还看到周小荷屋子里的火光。

为了不让周小荷把眼睛弄坏,她还刻意说了周小荷几句。

好在,小荷这闺女,把她的话当回事。

晚上再没有通宵达旦织手套了。

终于到了李三娶亲之日。

老李家人,半夜就起来准备了。

打点好家里,也到了两家约定的吉时。

做为婆婆的林桃,只能端坐家中。

三兄弟陪着李三去龚家接人。

出门前,林桃把一袋子铜钱,交给李四。

“老四,路上遇到的人,只要贺喜,就给六个喜钱。人龚叔替你们兄弟着想,舍不得花咱家钱,可咱不能真的啥也不花,就把人家姑娘娶进门了。”

李四乐呵的拍拍钱袋子:“是!我一定给三哥和龚叔,好好把面子撑起来。”

兄弟四个,就这么出了门。

去龚家的路不远,可看热闹的人,那叫一个多。

估计全村的人,都围过来看热闹了。

“恭喜李村长喜得佳人。”有人拱手作揖。

“谢谢。”李三面瘫的脸,难得的有了笑。

“来来来,借您吉言,这点喜钱略表谢意。”李四塞了六个钱出去。

那人更是欢喜了,手里捏着钱,对着李三又是一通恭贺。

一时间,众多的道贺声响起。

李三一路说谢谢,李四就一路给喜钱。

气氛顿时被烘托得沸腾起来。

道喜恭贺的声音,如鞭炮一般,响彻整个龚家寨。

这边,李四递喜钱的手,忽然被人拉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